人生因爱而充盈
——记第二届“如皋市十佳乡村教师”朱晓红
【人物名片】朱晓红,女,1973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搬经镇搬经小学教师。2009年被评为如皋市教坛新秀;2010年被评为如皋市优秀德育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如皋市骨干教师和第二届十佳乡村教师;2012年被共青团南通市委评为“南通好青年”;2014年,被评为“如皋市优秀班主任”。
自1995年7月从如皋师范学校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朱晓红一直坚守在乡村小学教书。20年如一日,她把自己的情和爱,自己辛勤的汗水,全部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乡村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用一颗爱心呵护学生
朱晓红从小生在乡村,长在乡村,面对乡村的孩子,就多了许多的亲切和关爱。她认为乡村小学的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班主任,她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走进孩子的心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去关心和呵护他们,去欣赏和鼓励他们,让每个孩子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张煜上课经常走神、不主动学习,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她便耐心询问,帮他寻找“病因”。原来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过,爷爷管教方法粗暴,经常打骂。了解这一情况后,她就经常找他谈心,处处关心、鼓励他,对他取得的小小的进步,都在班中大力表扬。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她便像妈妈一样爱抚他,让他把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她还主动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让孩子多听到父母的声音,逐步医治他的心病。渐渐地,张煜脸上有了笑容,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班上有一位叫陈红的女孩,课上从不发言,课后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种莫名的伤痛。朱晓红走近了这位学生,了解到她母亲已不幸去世,每当看到同学那无忧无虑地玩耍,她总会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母亲对她的关怀……看着眼前的孩子,朱晓红的内心一阵酸痛,她特别关注起这个孩子。课上,她经常走进陈红所在的学习小组,参与他们的讨论;课后,她悄悄发动同学们陪陈红一起玩耍,一起游戏,让她更多地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周末,朱晓红还经常带陈红去自己的家里。这以后,陈红变得活泼开朗多了,甜甜的微笑总挂在她的脸上,校园里又多了一个快乐的小精灵……
教育需要精神的浇灌,班主任的教育更要触及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她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名言栏”,让学生每天轮流在上面写一则名言,通过名言的警示来教育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她又将“名言栏”发展为“少年心声”,引导学生先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所获都倾诉出来,并利用晨周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对名言的感悟和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孩子们通过讨论、交流与争辩,既解决心中的困惑,又接受了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滋养和灵性的启迪,进而促进孩子们形成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2014年,班级举行的“今天,我十岁了”十岁成长仪式被市电视台的专题推介;2014年,班级诗朗诵《我的祖国》参加了如皋市课外阅读现场会的展演;2015年,排演的诗音画《追月圆梦》获得如皋市经典诵读一等奖。2013年,所带班级被评为“如皋市优秀班集体”;2014年,她本人被评为“如皋市优秀班主任”。 2010年,论文《点化:班主任文化的一种体现》获南通市班主任论文评比三等奖;2010年,论文《尊重孩子,做孩子心灵的朋友》获如皋市班主任论文评比一等奖等;2013年12月,论文《呼唤责任心,培养责任感》获如皋市班主任论文评比一等奖;2014年9月,班主任论文《基于人才成长的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发表于省级刊物《成才之路》;2014年12月,《责任感——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源泉》获南通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5年7月,班会教案《让礼仪之花在心灵绽放》获如皋市优秀主题班会教案评比一等奖。
用一份追求打造课堂
从教20年来,朱晓红老师不仅爱她的学生,还爱她的教学。她常说,教学过程是一种享受,一种收获,而课前的准备更是一种学习,一种长进。
为了上好《梦圆飞天》这一网络课,她与学校的微机老师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打磨课件。单单是首页的几个标题就考虑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在校园里,每当遇到老师,她就会问:“是‘发射飞天’好,还是‘漫游太空’好?”经过一番斟酌,最后终于确定为 “追梦之旅”,在后来的比赛中这一标题竟得到了专家的大力赞赏。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激情投入的状态,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所以,朱晓红老师认为:课上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情,还须激情洋溢。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有冲击波,教师自己动情了,才能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学生才能充满感情地朗读,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里。因此,对于课堂上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朱晓红老师都进行了认真地推敲和研究。
在《梦圆飞天》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朱晓红设计了由教师配乐朗诵《炎黄飞天梦》这一环节。为了更好地体会情感,展示范读的感染力,她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把自己关在教室里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课堂上,当朱晓红老师充满激情地朗诵时,大家感受到她眼中的泪花,感受到她朗诵时队伍的壮大(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她的朗读中),感受到孩子们那发光的眼睛,那通红的脸蛋。课后,听课老师拉住她,说:“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睛也湿湿的。”
在教学中,朱晓红老师积极践行“活动单导学“模式,设计优质活动单,以详实的导学案、激情的语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乐学氛围,赢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正是源于朱晓红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这一种完美追求,近年来,她多次在全市课堂教学中获奖:2007年,参加如皋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赛课获一等奖;2008年,参加如皋市小学语文优秀课评比获一等奖;2010年,在全市“活动单导学”模式合格乡镇验收中,所上的《黄鹤楼送别》一课被专家评定为“优秀级”; 2012年11月,参加如皋市优秀班会说课比赛获二等奖;2014年11月,参加如皋市优秀班会说课比赛获二等奖;2015年1月,在如皋市级课外阅读现场会上开设的公开课《夏洛的网》获得好评;2016年4月,参加镇优秀习作课说课比赛获一等奖。2009年她被评为如皋市教坛新秀;2011年又被评为如皋市骨干教师。
用一种责任成就事业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朱晓红老师深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而,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她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如皋市教育系统师德建设承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以自己良好的“身教”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她十分注重细节教育,每当走进教室,看到地面上有废纸,她总是一声不响地弯腰捡起来,做好学生的表率。人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天色已晚,可朱晓红老师还在和家长交流。当人们问她为什么会乐此不疲时,她总是说,为了学生,再苦再累,也值!
她积极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2008年,所主持的课题《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顺利结题,其研究成果获如皋市微型课题成果一等奖;2009年,参与如师附小项目中心子课题《小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导学策略的研究》的研究,研究成果再次获得如皋市一等奖;2010年,作为核心组成员所参与的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成功结题,她所主持的南通市“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生责任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已于2013年和2014年通过了中期考核评估,即将结题。近年来,她所撰写的20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频频获奖,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10篇。
她积极主动地培养青年教师,经常走进徒弟们的课堂,与她们一起商讨、研究。所指导的卢小燕老师参加如皋市品社教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品社活动单设计获如皋市一等奖,参加如皋市语文优秀课评比获二等奖;夏茂娟老师开设了南通市公开课获好评;何敏老师参加如皋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2013年6月,与徒弟何敏被评为“如皋市‘优秀师徒’”;2014年9月,与徒弟夏茂娟被评为“搬经镇‘优秀师徒对子’”。
正是由于朱晓红老师的不懈追求,她才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教育的终极至高而无上。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她会在平凡的岗位上更加兢兢业业,更加任劳任怨,用“爱”谱写美丽而充盈的教育人生。(通讯员 陈建 石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