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罗尔“卖文救女”,不搞策划还能好好募捐吗

  先是《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轻易掠得100000+阅读量和不知多少万加打赏,接着作者(即患儿的父亲)被扒出家产殷实、“每转发一次捐1元”被曝系某公司幕后操作……

  罗尔募捐事件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般席卷了很多人的朋友圈。而在事件被指“营销炒作”后,涉事方称深圳民政部门已介入调查。

  对此,我觉得:

  一

  募捐前先量力,哪怕是“卖文式募捐”,人多力量是大,口水也足以淹死人,不差钱就别募了。

  在网上,有“熟人”称罗尔有房产若干,而罗尔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了三套房属实,但两套在东莞的房产证还没办下来。无论如何,若家境殷实属实,那么即便是“卖文式募捐”,也得信守某种自觉:募捐前宜先量财力而为,若真的不差钱,在有大病医保等制度救济的情况下,个人给付部分能自担的,还去募捐或筹集善款,难免引来质疑。

  二

  募捐就别打“转发一次捐一元”的诱导转发牌了,跟“XX看了会沉默,XX看了会流泪,不转不是……”是同个系列的煽动号套娃,这属于隐性道德裹挟。

  爱心的柔软度与敏感性往往是共生的。它越容易被唤起,就越容易被伤害。毋庸置疑,对一个爱女患癌、深陷苦楚的父亲,公众会生出“物伤其类”的本能悲悯。在那篇募捐文里,那个生活在童话里的小女孩,就击中了无数人的怜犊惜弱情结。

  但她的不幸激起的那股爱心清流,最终被一股浊流逼退。以煽情与煽动为双翼的炒作,让太多人一边感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边退回到“以后宁缺捐毋滥捐”的壳里。没办法,慈善容得下炒作,但容不得欺骗。缺了“真(真相和细节)”的善,也不是真的善。

  三

  募捐正确打开方式还是通过慈善机构,以确保帮扶精准化和“应帮尽帮”,而不是让善款跟着聚光灯走,国内慈善机构也需要提振公信力。

  四

  《未来是湿的》里说的“无组织的组织”的力量是惊人的,群体行为按难度递进可分为三个梯度——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现在朋友圈募捐就是基于共享,所以也容易多了。

  在互联网增强了人们交互程度的语境下,朋友圈募捐,已经越来越方便。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里提到了“无组织的组织”的概念,而罗尔募捐事件也印证了其力量的惊人。

  他还说,群体行为按难度递进可分为三个梯度——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而基于信息共享的朋友圈募捐,也拉低了募捐的平台化门槛。

  但越是在此背景下,越不能让爱心被炒作刺伤,越要将慈善导入制度化路径。

  五

  这个时代,不能变成没有“故事”都唱不出好声音、没有煽情套路就不能募捐的时代,不能让那些失声群体感慨“我跟被救济之间只差一个煽情故事”。而对募捐者来说,也请别弄巧成拙,别损坏人际信任的根基,诚意才是善心的保温箱。

  作者:佘宗明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媒体:罗尔“卖文救女”,不搞策划还能好好募捐吗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