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兵:尸语者的正义守望

huxx170325

【编者按】前不久,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检法医师杨兴兵荣登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至此,我市“中国好人”总数达14人,这也是我市公安系统继卢俊、戴红梅、李百战之后,涌现的第4位“中国好人”。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法医杨兴兵,为您还原一个有着神秘职业的“中国好人”。

是医生,却一身制服;是警察,又多一身白大褂。

在人们眼里,这是一个沉闷的、闻着死亡气息的职业,他们出现在黑色的犯罪现场、白得吓人的验尸房,通过尸体上的蛛丝马迹寻找死因,寻找犯罪证据。

身为法医,有一个人在这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岗位一干就是20年。他凭借高超的技术和敢于担当的勇气,长年累月与尸体腐肉、刀疤伤口、残肢断臂打交道,始终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他为如皋市公安局24年253起命案当年全破的辉煌纪录立下赫赫战功,先后荣获各级嘉奖十余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南通好青年、南通市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如皋市优秀人才、如皋公安“优秀刑警”、“十佳民警”,并当选为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他,就是如皋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四中队中队长杨兴兵。

艰苦历练,4000余份鉴定零偏差

法医,是一份需要胆量的职业。没有人天生就可以如常地整天与尸体打交道,一名优秀的法医背后,是一次次破茧重生的艰苦历练。

虽然已经过去20年,杨兴兵似乎还能感受到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去现场的那丝恐惧,那份充满着茫然、未知的让人后背发凉的心理震慑。

1997年夏天的某一天,刚过晌午,天气热得像个蒸笼。如皋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在郭园镇发生了一起因拐卖儿童发生的恶性杀人案件,被害人有2名。杨兴兵跟着师父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随即在一个玉米棚里发现了第一具尸体,但另一具尸体迟迟没有找到。因为天气炎热,尸体腐败得快,为了不影响破案进度,杨兴兵的师父带着第一具尸体先回局里解剖,留下杨兴兵找寻第二具尸体。

“那种感觉无法形容,不知道那具尸体在哪里,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也许它就在我的脚下。”杨兴兵坦言,那时刚刚参加工作,说不害怕是假的。找寻尸体的过程,犹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探路,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每一步都是胆战心惊。

那天傍晚时分,杨兴兵终于和同事们在附近的一条小河边发现了第二具尸体,“那一刻,我终于舒了口气。”

1997年从南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的杨兴兵,凭着对警察这个神圣职业的热爱和对伸张正义、保民平安的追求,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医生职业,毅然选择从警,从此奋战在法医工作的第一线,并且这一干,就是20年。

工作以来,杨兴兵先后参加过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现场勘查300余起,参与解剖和检验各类尸体2000余具,活体检查3000多人次,出具各类法医鉴定4000余份,所出具的鉴定结论未出现一份偏差。

精益求精,决不让公正缺席

尸体是无声的证词,因为它不会说谎。

“我在场,决不让公正缺席!”杨兴兵说,“尸检,往往是案件定性的第一关,这一关若是把不好,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希望对得起活人,对得起死者,更对得起自己。”

2000年的某一天,公安局接到报案,一名男子在输液过程中死亡。杨兴兵在仔细察看尸体后,并未在表面发现异常。但因男子前不久发生了交通事故,死因可能与交通事故有关,杨兴兵决定将尸体带回去解剖。

不料,杨兴兵的决定遭到了男子妻子的强烈反对,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杨兴兵的警觉。通过走访得知,夫妻二人平时并不和睦,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妻子留在家里做赤脚医生。这次输液就是妻子亲自帮男子操作的。杨兴兵越发觉得事有蹊跷,立即将尸体带回局里解剖。

打开尸体后,杨兴兵发现,尸体的心脏内有泡沫,他下意识反应,这应该是人为因素,鉴于死者身亡时正在输液,他怀疑有人将空气输进了死者体内,于是第一时间将这条关键性线索提供给负责案件的同事。果不出所料,男子的妻子在被抓捕后交代,是她将空气注入进了丈夫的输液管内,造成了丈夫的死亡。

“那件事让我感触很大,看上去是个突发疾病造成的死亡,谁想到背后隐藏着如此罪恶的犯罪,从那以后,我更加坚信,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但尸体从不会说谎!”

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鉴定,杨兴兵注重翻阅资料,向专家请教,坚持不断地参加各种培训,为实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除了自己学,杨兴兵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法医团队中的每一个同事都有所专长。目前,杨兴兵的法医团队已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在省内外法医同行中形成了广泛影响,先后创成了“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所队”。

执着坚守,铸就法医公信

每年最热的时候,气温超过了人体的正常温度,也给腐败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当很多人都躲在空调房里进行脑力劳动的时候,法医们却还在酷日之下,打捞、检验着形态各异的尸体。

说形态各异毫不为过,尸体腐败是一天一个样,从尸绿到腐败静脉网出现,再到尸体发黑、膨大,甚至还有最让法医头痛的巨人观状。杨兴兵说:“无论尸体变成什么样,我们都不能甩甩手不予理睬,也不能糊弄任务。”

十多年前的一天,公安局接到报案,一名女子失踪一月有余,家里人十分着急。当时正是水稻插秧的时节,天气异常炎热,警察们反复走访反复排查,但依然没有得到可靠线索。不久,有人反映,农机手在女子家的水稻田耕地时发现,她家田里有一块角落的土质特别松软。

杨兴兵接到任务后立即奔赴现场。通常,农村里谁家有个什么事,总会有四周的乡邻们赶过来看热闹,可那天竟没有一个村民围观,大家纷纷避而远之。“那股尸臭,我到今天都记得。”杨兴兵说,“我们将腐烂的尸体运回局里一楼的实验室解剖,那股味道一直穿透到我们公安局大楼的楼顶,连五楼的同事都忍不住吐了。”

别人避之不及,他却挺身而出。从事法医工作,注定总是要和死尸、腐臭、血腥、恐怖联系在一起。有人说,一个人如果选择了法医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痛苦和牺牲。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杨兴兵一坚守就是20年。杨兴兵打趣自己说:“刚开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十年计划,想十年后换个岗位,没想到,十年变成了15年,又变成了20年,看来我是要‘从一而终’了!”

做法医这么多年,跟尸体接触多了,杨兴兵晚上经常做噩梦,醒来时常常惊出一身冷汗。然而这些,杨兴兵并不把它们称之为“苦”。“工作中遇到一点压力和困难是很正常的,每次回想起自己科学准确的检验鉴定能为破案带来转机,为受害人带来权益保障时,我就有了无限的能量。我无悔于当一名法医的选择,今后我还会努力地干下去。”

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抽丝剥笋解尸语,明察秋毫洗冤情。杨兴兵用他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法医的职业操守和忠诚本色。他用知识、责任与良知一次次明辨真相、拨云见日,托起了公正的天平,铸就了法医的公信!□记者邱辰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杨兴兵:尸语者的正义守望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