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继东
说起文抄公,写作之人个个痛恨,自己绞尽脑汁写出的文章被人抄袭,恨不得上去打得人家满地找牙,但历史上也有文抄公能抄出成就的,而且这个成就还不一般。
宋朝时有个叫袁枢的人,他看《资治通鉴》入了迷,吃饭睡觉如厕都要把书拿在手上,他成了司马光的铁杆“粉丝”。这个袁枢越把书看下去,越觉得司马老先生把书编得太零碎,因为该书是编年体,一件事情往往跨度好多年,读者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就要遍书去找,十分不便。袁枢决定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编排《资治通鉴》,他确定了“以事件为纲”的编撰原则,让每个事件单独成篇,经过数年的抄写,一部《通鉴纪事本末》出炉了。这部书的出版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受到了广泛的赞许。因此功绩,袁枢被朝廷授予大宗正簿。
无独有偶,到了现代也有一位著名的文抄公,名叫张宗祥,他从34岁开始专心致力于古籍的抄写、补正和整理工作。张宗祥在北京图书馆担任主任时,他夜以继日地抄补《四库全书》,历经多年,终于使该书恢复了全貌,能够重新出版,张宗祥因此而奠定了在文史界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张宗祥的抄书本领极大,运笔自如,速度极快,他每天用毛笔能抄两万字左右,所抄内容差错极少。不仅如此,张宗祥还能当众表演抄书,在一张纸上,他可以从纸的末端写起,也可在中间写起,甚至在四个角上写起,然后再写上应抄的内容,最后竟能首尾相连,浑然一体,人们称张宗祥为“抄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