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五十开外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一定记得,在小的时候,一到冬天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掏蜂窝。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乡下几乎没有几家能住得上砖瓦屋,大多是泥土墙茅草屋。那时的土墙上,到处可以看到密密麻麻豌豆大的小洞。这些小洞,都是蜜蜂钻的。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到处可见嗡嗡乱飞的蜜蜂。记得父亲还教我学会了背诵一首写蜜蜂诗:饱含琼玉液,辛苦为人忙。功德千秋颂,芳名四海扬。颇有文化底蕴的父亲在村人嘴里被称为“秀才”,他好像对蜜蜂也有一定的研究。他告诉我们:蜜蜂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刀斧状上颚,具有咀嚼花粉的本领,它们通过不停地咀嚼花粉而获取到花蜜……也许是小孩子的天性,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十分喜爱蜜蜂。当然,我也没少被蜜蜂蜇伤,常常是:痛并快乐着。
到了冬天,可就是我们“为所欲为”的时候了。这时候的蜜蜂,都会钻到每家每户土墙的小洞中过冬。听老人说,一只蜜蜂基本上无法度过严寒的冬天,必须一群蜜蜂互相配合才能安全过冬。因此,土墙的某个洞里,一般不会只有一只蜜蜂。通常,一个洞里有几只蜜蜂,最外面的是公蜂。这只公蜂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身体阻隔外面的寒冷。公蜂每隔一段时间换岗一次。饿了,它们就依靠夏天储存在肚子里的蜜,获得足够的营养……这个时候,我们小孩子往往三个成群、四个结党,准备好玻璃瓶,再准备几根鸡毛。我们将鸡毛杆下段的绒毛撕掉,就留顶尖上一点点毛,然后顺着土墙上的小洞,慢慢地往里捻动鸡毛杆。鸡毛杆伸到小洞里面,首先碰到的是公蜂。公蜂,担负着保卫里面几只蜜蜂的职责,往往会使出全身解数与“外敌”斗——会缠着鸡毛杆不放,这时,你只要轻轻一拉,它就会随鸡毛杆被拉了出来,然后就会被轻轻移放至玻璃瓶中。接着,再往小洞里捻鸡毛杆,刚刚担负公蜂职责的另一只蜜蜂又被拖了出来……一会儿工夫,我们就可以掏满一瓶子蜜蜂。小伙伴们会举着瓶子比谁多。被公认为最多的,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欢天喜地而归……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家家户户普遍建起了蜜蜂再也打不了小洞的楼房。生活条件改变了,思想观念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一有空闲,不再掏蜂窝了——事实上,也没有蜜蜂窝可掏了,个个爱不释手的是魅力无比的手机,玩得其乐无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