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与老同学爱民在街上邂逅。初冬的如皋西乡小镇,已有丝丝的冷意。信步走到滨江花苑东大门北侧,爱民指着一处悬挂“马店羊肉”匾额的店面说:“这店里羊肉不错,进去尝尝。”
这是一处临街的小餐馆,推开玻璃门,坐在宽宽的木头条凳上,老板娘立即沏上茶,茶汤碧绿,忍不住喝了一大口。环顾四周,墙面简洁素雅,桌上一尘不染。一杯茶没喝完,老板就将一盆冷切羊肉端了过来。老板浓眉大眼身材魁梧,颇有豪侠之气,笑道:“你们要是明炉涮羊肉,粉丝青菜免费送,羊汤管够。”
我要了一碟青盐,几撮姜丝,用筷子夹起一片羊肉,仔细端详,这肉片厚薄均匀,肥瘦相当,凑近鼻端,无一丝膻腥,只觉得一股浓香扑面而来。蘸点海藻盐,夹上二根姜丝,把羊肉片送入口中咀嚼,海藻盐的鲜咸混合着羊肉的肥饴捎带着一丝辛辣瞬间打开我的味蕾,我大块朵颐。爱民叫老板娘灌了一壶散装白酒,那是乡间农家自酿的小麦酒,他自斟自饮,我则以茶代酒,频频举杯,不几口,他的一杯酒就下了肚。这当儿,一盘大蒜炒羊肝又上来了,我小心地夹了一片入口,感觉嫩嫩的滑滑的辣辣的,大蒜脆脆的,七分熟,正合口。
等候的客人围满了桌子。千呼万唤,我的一碗马店羊肉汤终于来了。透过高高低低氤氲的热气,汤面上浮着一层浅浅薄透的油花,青青的葱末点缀着。汤色浓白,晶莹似乳,轻啜一口,鲜而不膻,香而不腻。所谓厚的淀在下面,咬一口,烂而不糊,芳香盈齿。一口汤缓缓下肚,如水漫旱田,深滋缓润,感到透心的清爽,通体的舒泰。
张大千论女人,有“一等肥、白、高,二等麻、妖、骚,三等泼、辣、刁”之说。喝着马店羊肉汤,忽然觉得三等女人的特点,汤里全有了,想着什么味就是什么味。
可能是经常光顾的缘故,爱民对马店羊肉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他告诉我马店羊肉是地道的本土特色小吃,他边喝酒,边给我讲述了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如皋西乡黄家市有个大财主黄百万,家财万贯,良田万顷。黄百万膝下生有一子,自幼聪明好学,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十五岁时,在方圆百里之内无人能为其师,黄百万悬榜高薪聘请名师,怎奈没人应聘,黄百万闷闷不乐。
有一天,来了位先生,自称姓方名文,安庆府桐城县人,黄百万十分高兴。方先生是当世名士,因不愿为官,以占卜、行医、教书为生,黄百万待方先生为上宾,请他教授儿子。那年冬天奇冷,呵气成冰,师徒秉烛夜读。忽然,方先生放下书长叹一声:“长夜漫漫,公子要是有一件皮袍御寒,读书著文就更好了!”黄公子说:“这有何难?先生,明儿叫我父给我们各做一件皮袍子不就成了!”
“差矣,差矣,此时要是能够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就如加了一件皮袍啊!此袍非彼袍也!”方先生笑道。
黄公子翻出案头一本《本草纲目》说:“羊肉,性温味甘,补气滋阳,暖中补虚,可正气祛邪,治畏寒怕热,补元阳、宜血气的滋补上品。”方先生说:“是啊,严冬之时进食羊肉既暖体防寒,亦养生进补。”
吃宵夜时,黄百万亲自招呼方先生入座,方先生看到桌上摆放的竟是熘羊肝、炒羊腰和香喷喷的羊汤,愣住了。
黄百万笑道:“方先生,实不相瞒,我虽薄有家产,却世代均为白丁,所以,功名一事全系小儿身上。先生每晚授课,我都在书房外偷看,先生教学勤勉,无一丝懈怠。先生所说皮袍,我也入耳,故命下人宰羊,做成羊汤。”
方先生大为感动:“东翁太客气了!方某一句戏言,东翁竟然当真,愧煞我也。”
从此,每晚读书,师徒必喝一碗羊肉汤。方先生把平生所学倾力传授,黄公子喝了羊汤精力充沛,学业精进。
来年,春暖花开,黄公子赴县考试,县试第一名。接着,乡试名列前茅。最后,京试又高中进士,在朝廷当官。而方先生谢绝了学生的挽留,回到老家安庆府养老,常常怀念黄百万家的羊肉汤,就仿照黄家厨师熬制羊汤的方法熬汤自饮,以慰相思之苦,羊肉汤渐渐出名。汤美味鲜,食者众多,方先生索性雇人开了店,取技艺来自民间车马店之意,命名“马店羊肉汤”,由于马店羊肉有着独门秘方,生意越来越好,一直延续至今。
家住河北庄的厨师从小就听说这个故事,他发誓要把熬汤技艺传承下去,二次下安徽学艺,多次到马店羊肉汤的发源地黄家市请教民间厨师,加上自己的领悟和经验,做出了如皋西乡人爱喝的一口好汤。
我认真听完了这个故事。
一拨人匆匆走了,又一拨人忙忙来了,吃得大汗淋漓,聊得大呼小叫,耳边喧声闹语。偷得浮生半日闲,我这个闲人和老同学静静坐在桌边,喝着小酒,品着粗茶,抿着羊汤,天马行空,重拾记忆中的温暖,我想,是如皋这厚重的历史滋养出了马店羊肉浓郁的风味。
该是前批让后批了。推开门,敞开怀,一股乡野的风扑面而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