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去年春天里,偶然读到泰州王太生的《你用什么姿势看书》,文字淡淡的,却很有意思。“躺着看,是休闲,仰面朝天,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身轻如絮,神马都是浮云,随手翻翻,不会太长时间。我从前看闲书之类,大多是半躺着看。冬日天寒,半躺在被窝里,一只手露在外面,看累了,换另一只手。姿势比较随意,翻翻看看,就像是吃零食,看是一种闲情。”
职业使然,七尺法台,案牍劳形。一年到头,从早到晚,正儿八经坐着的多。坐姿倒如楷书,横平竖直,却因久坐不动,难免一个字——累。融融春日起,周末闲来,何不效仿?
独上阁楼书房,沙发一张,临窗负暄,漫读明清小说、小品,或者《海豚书馆》《书趣文丛》之类的小册。一手捧书,一手持笔,每有会意,圈圈点点。不经意,心随风远,书里书外,驰骋遐思,不亦乐乎!
还别说,随便翻翻,雅好卧读的多矣。且不说欧阳修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抑或王冕小时候放牛时躺在湖边草地上看书,还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云“手倦抛书午梦长”,也莫谈周作人的《枕上读书》、叶灵凤的《枕上书》,就连“孤独的战士”鲁迅先生都有篇《病后杂谈》,很幽默,说连生病也成一件雅趣的事,而这种雅趣竟然是可以躺着读闲书。
我躺着读先生,先生躺着读《世说新语》。读着读着,先生的思想就开了小差,先是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想到房租与水电费,进而又从“养病”想到“养病费”,尔后,干脆一骨碌爬起写信,讨版税、催稿费。如此看来,先生也不失传统文人的“人间烟火情”啊。
书真是非躺不能读也。有本《时过子夜灯犹明》放在办公室橱里,快半年了,还没翻过。到家,枕上两晚便读完了。那些历经百年的作家故居、故人、故事,从老舍丹柿小院的风致,到萧红呼兰河畔的后花园;从鲁迅上海大陆新村的寓所,到林语堂阳明山庄的生活艺术等等,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与卧读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林语堂先生认为,屈腿蜷卧在床上是人生最大乐事之一。“为了达到审美和心智发挥的极点,手臂的姿势也相当重要。最好的姿势不是平躺在床上,而是垫个柔软的大枕头,枕头与床约保持三十度的斜角,然后枕臂而卧。在这种姿势下,任何诗人都能写出不朽的佳作,任何科学家都会有划时代的发明。”难怪,“闲适的人”会撰出不朽的《生活的艺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