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如皋报讯 第39个教师节刚过,接踵而至的重阳节前夕,在一个深秋的晨曦中,我猛然心动,情不自禁地打开手机视频键,又本能地开始与六十年前高中阶段的班主任王长春恩师进行网聊,在师生双方寒暄一番后,方知王老师已是九十一岁高龄。乍看上去,他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不凡。话聊间,又勾起了师生间峥嵘岁月回忆,由此化成翰墨,溶于笔端。
岁月留痕,往事回眸。1963年,我从磨头中学初中毕业后考进了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中部就读。当时,我们这个班是一班,同学均来自如皋城乡,因为该班学生都学过英语,叫做“快班”。王长春老师是我高中三年的跟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课教师。当时,我们的教室坐落于老如中“五四”大楼,从高一开始,拾级而上一年爬高一层楼,师生同楼,同步同向共同生活了三年。王老师用辛勤的汗水和渊博的知识伴随我们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时下,一个甲子年过去了,但他的音容和风度仍挥之不去,永值忆念。
王老师祖籍是江苏泰兴农村人,一家都在老家生活,其爱人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学教师,夫妻多年分居。他用微薄的薪金维持着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日常开支,显得捉襟见肘。在如中躬耕期间,他吃的是教工食堂,穿的是一身“回纺布”服饰,脚上常穿一双老家寄来的土布鞋,手上戴的是一只“钟山”牌国产手表(约20元左右)。平时,他授课和同学交谈,操一口略带乡音的普通话,但让人听起来心旷神怡,记忆犹新。六十年代下了晚自修,我们常去校邻“二雅”面店,吃一碗一毛钱的汤面,但从未遇见王老师下过面馆吃夜宵,节衣缩食的一生,令学子们至今无不叹服。
王老师远涉异乡,从南通某高校,辗转来到如皋西乡某中学,后又选调至省如中执教,可谓出类拔萃。可不是么,他任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多年,其授课能力很受学生欢迎,课堂上声情并茂、口若悬河、语言干练、板书工整、条理分明。看他的备课笔记详略有致,被同行效仿,受领导好评。再看他的教评书上贴满了教学卡片,连每条习题都有解题方案,一丝不苟。学生偶尔“偷”看他的教本,无不感叹。他不但课上认真讲解,还不厌其烦在午间或晚自修时段,下班面对面辅导。另外还布置了许多课外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和扩充知识视野。曾记得,无论学校统考,或上级抽考,他所教学科成绩均名列同行班级前茅,成为名副其实的“快班”,为学校争得荣光,博得领导和和家长的好评。
王老师身为班主任,深知教书育人的道理,在班会或校际政治活动中,他言传身教,教育学生要好好做人,热爱党和遵守《中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听党话,跟党走。比如,在学校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中,他率先示范,带领学生下工厂,到农村,去部队,接受先进思想熏陶。记得在新民二大队学农活动中,他帮助贫下中农理发、打扫庭院,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共享接受劳动人民再教育的喜悦。
王老师爱生如子,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平时对学生不但学业上关心,生活上也极为体谅和照顾,对家庭经济状况欠佳的农村学子,主动帮助添钱买饭、菜票,而且从不要偿还。学校放假,遇有雨天,他主动借雨衣和雨鞋。夏天,寄宿生宿舍里有蚊虫,他自费买药水喷洒,冬天的夜晚,他主动下宿舍,为学生盖被子,送上暖水瓶暖脚。特别是我是农村出生的,又是烈士子女,他很注重阶级情谊,主动与校方沟通,帮我申请到最高助学金(每月7.2元),做到吃饭不需要花钱,节假日还有余钱补贴零用。对少数学生家庭发生变故,他主动关心,争取学校给予经济补助,并转达他的问候。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却!毕业后,王老师的学生遍布天下,不少人成为高干、行业的精英、事业的翘楚,企业的老板……他们均以骄人的业绩告慰恩师!
天涯海角有尽处,唯有师恩无穷期。我1966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直至后来工作,我和我的不少同学与王老师都长期保持着联系,从起初的书信,到后来的电话,直至现在的微信。基本上每年教师节前后,师生都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话长叙短,并送上“王者归来、长寿永远、春光无限”的祝福语。现在,王老师退休后蜗居在泰州城里某公寓内,我们同学中的代表曾亲临寒舍慰问,送上鲜花。时值当下,虽然我们爱的老师和老师爱的学生天各一方,但情感的网络却传递着佳音。让我们师生同唱“夕阳晚歌”,共度幸福的时光吧!
(通讯员 杨兆成 编辑 张诚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