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如皋现存的宗教寺庙宫观中,灵威观是唯一的道教活动中心场所。对如皋灵威观的历史文化研究,必须从中国道教源流说起。
道教的原始创建
与发展脉络
史学界与道教界一般都认为:中国道教形成于东汉顺帝(126-144)年间,至今已有近1900年的历史。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张陵与弟子前往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24篇,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道派,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亦称“五斗米道”。三国时,张陵之孙张鲁归降曹操,被封万户侯,“五斗米道”得以公开传播并发扬光大,此后社会基础日益巩固,逐渐成为后世流传的正统道教。“五斗米道”奉老子李耳为教主,把《道德经》奉为主要经典,由此标志着原始道教的正式创立。
晋朝以后,为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原始道教开始分化。西晋,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分内、外两篇。内篇20卷,专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鬼怪变化、禳邪却祸等;外篇50卷,分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这一理论性著作,被当时的统治者及历代统治阶级奉为经典。西晋永嘉年间(307-313),第四代天师张盛(张陵曾孙)移居江西龙虎山,“五斗米道”遂到江东一带流传。道教经书中说,太上老君命张道陵(张陵入道后的尊称)为天师,所以“五斗米道”渐被称为“天师道”。南北朝时,统治阶级进一步将原始道教推向贵权化。北魏道士寇谦之(365-448),对道教的教理、仪礼、经典和组织形式进行了系统改革,革除了天师道所存在的某些弊端,并制定了乐章诵诫之法,以“新天师道”面貌传世。改革后的道教理论很适合统治者的需要,由此寇谦之得到了北魏太武帝的赏识,封为国师辅佐朝政。南朝宋道士陆修静,整理了道教的斋戒仪范等书100余卷。齐、梁时,茅山道士陶弘景(456-536)被封为“山中宰相”,主张道、释、儒三教合流。
进入唐朝,道教迅速发展,至北宋为鼎盛时期,唐皇帝借道教崇奉的老子姓李,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奉行崇道政策,以提高道教地位显示唐王朝是上承天命,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规定贡举人士必须兼通《道德经》;唐玄宗把男、女道士均当作皇族宗室对待,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诏令天下读书人须人手一册。宋朝皇帝仿唐崇道,宋真宗赵恒称其祖为道教尊神,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徽宗赵佶竟然暗示道士册封其为“教主道君皇帝”。
南宋开始,全国道教逐渐形成全真与正一两大教派。因宋室偏安于南,辽、金统治于北,南北对峙使道教分治,分裂成南派和北派至今。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县)全真庵聚徒讲道,以《道德经》(道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经)和《孝经》(儒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释、儒三教合一。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道。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清规戒律。自王重阳创全真派系后至元朝,七大弟子分别开创全真派七个宗系,其中以弟子丘处机(自号长春子)开创的龙门派最为隆盛。丘处机曾受到成吉思汗的召见,并进言以“止杀”治平,以“清心寡欲”为长生久视之道。全真派仿照佛教制度,完成了道教丛林制度。在全真教派中,至今仍以龙门宗的人数最多。
道教在南方,主要为正一派(即天师道)。《通鉴辑览》称:“元世祖诏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真人”,此实为张氏世袭天师之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又授张宗演次子张与材(第三十八代天师)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即正一派的江西龙虎山、灵宝派的江西阖皂山和上清派的江苏茅山)符箓”。由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天师名号世袭。正一道为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统归龙虎山天师府领导,以此与北方的全真派相对。正一派道士可娶家室,可以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派严格,只要是非斋期可食酒肉。
正一派以行符箓(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主要特征,奉持“正一经”为主要经典。
明朝统治者对道教采取既控制又利用的政策。一方面,取消“天师”称号;另一方面,在各级行政区内设置道教事务管理机构,以加强管理。清朝至民国年间,道教虽渐趋衰弱,但在广大的农村,具有道教色彩的民间祈祷斋醮之事已成为较普遍的习俗。
全国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使道教得以存在和发展。道教在北方大多属于全真派,正一派主要流行在长江以南及港、澳和台湾省。江苏主要的道教场所有:镇江茅山道院、苏州玄妙观、如皋灵威观、连云港云台山的三元宫等。
道教的渊源释义
与流入如皋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特色的宗教体系,其产生的思想渊源十分深厚,可以说涵盖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具体地说:一是殷商时期的鬼神崇拜;二是先秦的道家学派;三是战国后的神仙方术的信仰;四是西汉初期的黄老学说。在殷商时期,人们对鬼神的自然信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天神、人鬼和地祇的鬼神体系,由此成为道家多神崇拜的来源;先秦时期,代表各阶级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思想家都试图按照其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以各自提出的见解或主张统领宇宙间的社会各方面,其中“诸子百家”之道家理念构成了道教的理论来源;战国时代,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虽无系统的理论,但已成为道教教义与道术的主要来源;汉代的黄老道,虽已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尚未正式形成教团组织,也只能算是道教的前身。继黄老道后兴起的太平道,虽在东汉熹平年间(172-177)由张角创建,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符水治病,聚众达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形成庞大的教团组织,但因其首领张角于东汉中平元年(184)率教徒举行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教由此被统治者所禁止。
道教的教义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宣扬“道”是“万物之母”。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教祖,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经》(又名《老子五千文》)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提出 “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的显现;“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时不在,“德”是道的行为。这是道教的基本教义。第二,奉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这是道教信徒最根本的信条,谁否认了这一条就不是道教徒。第三,天道承负,因果报应。所谓天道承负,即前人有过失,由后人承受其过责;前人有负于后人,后人是无辜受过。换言之,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前人积善,后人得益。道教强调因果报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这一教义,在早期已载入《太平经》。第四,追求长生不老。道教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肉身成仙。正由于道教有生道相守和生道合一的基本教义,故造就了许多修道养生延寿的方术。 (未完待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