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新生遭骗后离世 骗子为何报得出准确信息?

原标题:骗子为何报得出准确信息?

昨天,考上南京邮电大学的山东女孩徐玉玉遭电信诈骗后离世事件引发关注,目前当地警方已成立专案组调查。这起诈骗案中,电话那头的“骗子”为何能精准了解徐玉玉的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提供和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已入罪,为何依然有人有恃无恐?

个人信息成“摇钱树”,精准诈骗营销无孔不入

据报道,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前,确曾向有关部门申请助学金,也接到了发放通知。因此,一家人并未怀疑诈骗电话的真伪。徐玉玉所遭遇的并非一般“广撒网”式的电信诈骗,而是了解她个人信息、知道她正在申请助学金的“精准”诈骗。

现实中,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除了“精准”诈骗,还有无孔不入的“精准营销”。有市民评论此事时就表示,想买房便会接到不同楼盘的推销电话、买了车也经常有保险推销号码呼入。

一名房地产从业者告诉记者,行业内泄露客户信息是“公开的秘密”,从销售到后期客服,相关公司能够掌握大量客户信息,虽有保密要求,但实际上只停留在纸面。

前天,鼓楼区法院宣判了两起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案件,两名被告人从事网络信贷工作,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7—8万条,两人各被判处有期徒刑6—7个月。受审中,两名被告人称,业内大家都在做,他们是用来做拓客营销的,其他人拿去做什么就不太清楚了。

侵犯个人信息“产业化”,“源头黑手”难追查

江苏警方不久前称,网络服务商是信息泄密的“元凶”,多数提供用户社交互动的网站都需个人资料注册,部分网站采用明文密码储存,只要进入后台数据库,就能完整看到每个账户和相对应资料。另外,一些人为因素也导致信息泄密高发,即掌握了信息的单位、公司、机构员工倒卖信息。警方表示,网购记录、快递单、保险单、火车票、酒店住宿、航班搭乘、信用卡办理、移动电话号码办理、各类学校注册信息、房屋中介、各种问卷调查、各种优惠卡信用卡等,都成了个人信息泄密的高发地。

不久前,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就电信诈骗犯罪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目前电信诈骗呈鲜明“产业链”特征,上游有“能人”专门负责获取信息、下游有人根据实际提出“需求”,中间则有“中介”根据“客户需求”向上游“发订单”。公开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今,全市法院审理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有10多起,但大多数被告人均处于产业链中下游,涉案的公民个人信息约数万条。这些人的“上家”藏在网络背后“遥控指挥”而不现身,导致“源头黑手”追查难度较大。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判7年,裁判尺度待统一

北京市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志华认为,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多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有关,甚至可以说没有公民信息泄露,一些电信诈骗根本难以成功。

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过,记者采访基层法院了解到,虽然刑法规定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最高可以判处7年有期徒刑,但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被告人获刑都在有期徒刑3年内,有些被告人刑期不到1年。

这是因为,究竟非法获取多少条公民个人信息才算“情节严重”、多少条算“情节特别严重”,目前并未有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司法审判中对此的尺度也待统一。

张志华说,我国法律正在不断增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法律意识,设置防范机制,从源头封堵信息泄露的渠道。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南邮新生遭骗后离世 骗子为何报得出准确信息?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