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如皋报讯 蜗牛行道缓,步履稳如山。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立新社区在“蜗牛经济”赛道中持续探索,以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为抓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用蜗牛一般坚韧不拔的精神,迈出扎实有力的脚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变“闲”为宝,沉睡资源焕生机
在吴窑镇立新社区聚威蜗牛繁育基地的养殖房内,一排排“格子房”整齐地罗列着。打开一间格子,几只精心喂养的白玉蜗牛正伸着洁白的触角,慢悠悠地挪动身子。
蜗牛养殖基地的前身是吴窑镇立新社区一所废弃的学校。五年前,刚刚接触蜗牛养殖的郭小梅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决定对这所闲置学校进行综合改造利用,搭建饲养棚舍。从10万只,到20万只、30万只,蜗牛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空房房”变身“金房房”。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作为纯农业村,立新社区致富路要想走得好,就更要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该社区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盘活模式,对传统老物件重新发掘、展示、使用,村民宅前屋后空间焕然一新。就地取材,装点道路,以随处可见的木桩为围栏,以本地毛石为长椅,以瓜果蔬菜、自繁衍花卉为点缀……尽显烟火气息,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了无限野趣,塑造起地域特色田园景观,进一步放大“蜗牛经济”的金字品牌效应,推动乡村振兴。
延“链”做强,精深加工奔“钱”景
基地现有蜗牛养殖房400多格,白玉蜗牛30余万只,这么多蜗牛每天的“口粮”从何而来呢?只见郭小梅掀开泡沫板,将几片菜叶放进“格子房”内,蜗牛的两个触角探到新鲜菜叶后便爬了上去开始大快朵颐。
“蜗牛的饲料很容易得到,菜叶、水果皮、冬瓜,都是它们喜欢吃的。”郭小梅解释道。虽然聚威蜗牛占地面积只有100多亩,但为了让小蜗牛们吃饱吃好,专门配套种植了1000多亩红薯,为它们提供新鲜红薯叶。
在悉心照料之下,聚威蜗牛一只种牛每年产卵4次,每次150-200粒,成活率在90%以上,孵化后养殖4个月就可以销售,每池每年能出三茬蜗牛。据介绍,白玉蜗牛浑身是宝,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胆固醇趋于零,营养价值非常高,是食用蜗牛中的佼佼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聚威蜗牛已经将产业链延伸至蜗牛精深加工,开发出蒜香焗蜗牛、芝士蜗牛、酒香醉蜗牛、番茄焗蜗牛、鲜冻蜗牛肉等系列食材产品,全年收入500多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7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万元。
IP引流,乡村旅游更“出圈”
时下,漫步立新社区,村居错落有致,道路干净平坦,绿植环绕、碧波荡漾,在村庄主要入口、主干道两旁、住房的墙绘上,“蜗小白”IP形象随处可见,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家住在市区,周末过来,开车半小时就到。这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孩子玩得很开心,看见‘蜗小白’之后还嚷着要合照呢!”游客王女士笑着说,“听朋友说聚威蜗牛很好吃,我还准备买一些回去尝尝。”
从河道污水治理,到道路硬化提档升级,再到村容村貌提升……如今的立新社区生态环境宜居宜业,蜗牛文化充盈洋溢,田园风光四时无限。蜗牛养殖产业基地、休闲垂钓点、绿化小游园、农业高效产业园等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昔日恬静安逸的乡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很多顾客都对咱们村子的设计赞不绝口,现在旅游发展得越好越好了,我们的生意跟着蒸蒸日上。”郭小梅高兴地说。
兴一带业、美一片景、富一方人,在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与乡村旅游出圈之路的“双向奔赴”之中,一幅秀美和谐、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愈加清晰。
(通讯员 贾轶群 吴洵 编辑 吴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