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黄手环”,温暖回家的路

  10月11日讯  市慈善总会在多年的慈善助老工作中研究发现,养老问题中最大的痛点就是老人走失,尤其是失智老人的走失,这对家庭产生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经过前期的摸底调查,为南通市区部分有需求的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项目于今年9月启动。(10月10日《南通日报》)

  我国有8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且每年约以30万以上的新发病例在递增。在南通,初步统计,仅崇川、港闸、开发三区就有失智老人215名,他们正是防走失手环帮扶的主要对象。防走失手环最重要的一个设计就是“信息”,包括佩戴者的身体信息及家人联系电话等。目前,在不同的城市,这些“信息”的呈现方式也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内置小卡片,上面有独立的编号和信息;有的直接附在表面,写有姓名、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还有的将信息制作成二维码,家人通过相对应的二维码下载一个APP,即可在手机上实时看到老人的位置,较为方便,也被很多老人子女接受。

  在国际社会上,防走失手环已是一种公认的保护措施,也被称为“安全回家计划”。但在国内,知道的人仅有一部分,这也导致了许多走失老人难以回家。思考其中的原因:一是许多家属并不知情,老人便没有佩戴;二是普及度不够,即便知道,也不知去哪里领取;三是有子女担心老人信息泄露,反而出现其他危险等;再就是许多市民并不知道防走失手环的作用,即便发现了“失智老人”,也不知道如何找到信息帮助老人。

  若要“对症下药”,除了现在各个民间公益组织的分散推广,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民政、卫生、公安、社区等政府力量应该参与进来,通过下大力气普及,广泛调研,深入救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推广使用制度和扶持政策。比如,建立痴呆老人数据库,将痴呆老人的肖像、联络方式、走失记录等信息收集起来,在发现走失老人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比对;比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可以在搜寻走失老人的行动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数万、数十万在线人群的作用同时发挥,找到走失老人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还有就是让防走失手环真正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发挥应有的作用。

  防范老人走失并不太难,投入也无须太多,重要的是用“心”防范,付出我们的细心和热心。老人走失的情形林林总总,千差万别,何况,再怎么提醒,一些“马大哈”子女总是存在。帮助老人尤其是“失智老人”回家,关怀或许比药物重要,防走失手环只是方法之一,此外还可以采用为老人配备专用手机、制作特定的信息卡、请专人看护老人等其他更行之有效的办法,毕竟大家的共同目标只有一个:让每个曾经为小家、为大家、为社会默默奉献一生的老人安享晚年,平安回家!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戴上“黄手环”,温暖回家的路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