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如皋消息:6月2日电 作为市中院司法改革试点单位,海安法院开发区法庭近年来不断细化管理,深挖审判执行潜力,鼎力破解难题,把好诉前调解关口,深化巡回审判、推进法制讲座等工作,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助推法治建设的内部、部门、社会多重合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助推辖区平安和谐。
管理“一盘棋” 凝聚内部司法审判合力
“我在开发区法庭当驻庭调解员四年多,法庭干警们之间有传有带、有商有量的友爱精神让我们这些老同志非常感动。”年过六旬的退体干部管金玲多次发出感慨。
开发区法庭是海安法院根据城区矛盾纠纷多发情况首先成立的城区法庭,具有辖区面积较广,案件数量大,疑难复杂案件多等显著特征。同时,法庭人员结构复杂,既有在审判一线实战三十余载的资深法官,也有刚从事审判工作的青年法官,还有能办案能记录的法官助理、速录业务出色的书记员、初出校园的研究生、从领导岗位退休的驻庭调解员等等。
如何针对他们的各自特长、特点,挖掘资深法官宝贵经验、助力青年迅速成长、调动驻庭调解员积极性,如何优化审助书的搭配、理顺诉调的无缝对接,使人员配置既顺应司改的要求,又能将辖区这么多案件办好办实?
开发区法庭在精细管理上狠下工夫。注重传帮带,资深法官观摩青年法官的庭审,及时指出庭审不足之处,传授庭审驾驭技巧;定期由资深法官、驻庭调解员带着青年干警深入村居,讲解当地风俗民情,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及时梳理逾4个月的案件,让法官助理、书记员参与庭内案件讨论会,由年轻干警先发表意见,资深法官后发表意见,引导、拓展青年法官办案思路;要求青年法官与资深法官平均分案,不避难易,使其迅速适应法庭工作氛围;见习法官、法官助理互做书记员,取长补短;选择典型案例让听审员参与旁听,将听审意见写进裁判文书,并向听审员送达文书,激发听审员参与热情。出台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要求、定期考核评查,不仅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而且老、中、青三代通过磨合,取长补短,加深了解,提升了劲儿往一处使的工作热情。
开发区法庭庭长狄进说:“因为有团结一致的好氛围,大家累一点、苦一点,也心甘情愿。”
在审判工作紧张有序开展的同时,开发区法庭注重法庭文化建设,利用法庭内有限空间,设立廉政工作室、干警瑜珈室;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合唱、舞台剧等节目;积极参与院体育竞技类活动,多次获得团体、个人奖项,营造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良好氛围。
解难“及时雨” 深化部门间诉前解纷合作
“请问是徐烨法官吗?我们这里发生了一起网恋引发的坠楼死亡纠纷,现在矛盾十分激化,……”2014年腊月的一天,天寒地冻,徐烨刚送达回到办公室,来不及搓搓冻僵的双手,就接到辖区派出所“请求支援”的电话。庭长狄进指示徐烨放下手头工作,全力参与调解。
江西人仇晶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到上海参加工作,成为家中的经济顶梁柱。仇晶与海安人黄成在网上相识,不久陷入热恋。2014年12月1日,仇晶来到黄成家中,却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黄成提出分手。仇晶于次日5时许,从黄家窗户一跃而下。海安警方接到报警后赶往现场侦查,排除他杀可能,决定不予刑事立案。得知女儿死亡的消息,仇父等六人携带一名律师前往海安,要求黄家一次性补偿60万元。被拒绝后,仇父不同意对女儿尸体进行火化,并不断上访,矛盾不断激化。相关部门反复协调无果。
了解情况后,徐烨意识到矛盾的尖锐性。他第一时间和派出所、司法调解人员一起来到仇父等人居住的宾馆,与他们拉起家常:“你们将仇晶培养成才很不容易,谁家出了这样的事都会悲痛万分,但如做出过激行为,不但要承担法律责任,对死者也没法交代。”经过几个小时入情入理的劝导,仇家人的态度慢慢从排斥转为信任。
集中调解时,徐烨又从情、理、法多个角度与黄家人交心,劝他们从良心、社会效果及法律责任出发,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第三次调解时,双方终于找到平衡点,签订了补偿协议并履行完毕。一起在当地造成较大影响的棘手纠纷就此化解。
2010年以来,开发区法庭以实质化解纠纷为目标,积极推进片区法官、诉调对接、庭所共建等制度,让法官沉到基层,参与纠纷源头化解,减少纠纷扩大,从而压降流入法院的纠纷量,努力实现当事人、社会与法院共赢。
基层“小法庭”,形成全社会平安法治氛围
2015年8月,一场“苏迪罗”台风没能够阻挡开发区法庭法官们“庭审下乡、审宣并行”的脚步。11日下午,副庭长史友军在海安县城东镇石庄村村委会办公室为一起赡养案件敲响了庭审法槌。
原告曹进美共生有三子三女,均已成家立业,但因种种原因,拒绝赡养老人。年老体迈、独自生活困难的曹进美一纸诉状将子女告上法庭。
庭审中,在当地干群的注视下,六子女均表态同意轮流赡养母亲。但一会儿后,两个儿子先后提出要先将母亲的老旧危房进行拆迁,并将拆迁补偿款平均分配后才同意赡养母亲。一石激起千层浪,曹进美及兄弟姐妹你一言我一语,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长女“噗通”一声跪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史友军当即指示法警戎建军将其带出法庭稳定情绪,并现场正色向被告释明:“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不能以任何借口逃避。何况房屋拆迁需要整体规划,不应作为赡养老人的条件。”现场村民闻言纷纷点头认可,当事人情绪慢慢冷静。史友军看准时机,进一步从法律、人情等角度进行剖析,提出可行的赡养方案作为参考。最终,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
本起纠纷在村民无声的支持中成功调解,但史友军并未就此收工。他随后对当日庭审进行了小结,并因势利导,立足当前农村“三养”问题的现状,结合民族传统美德、农村公序良俗进行普法,给当事人及旁听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开发庭法庭严格执行“三养”案件三进村(居)制度,利用党员活动日、12.4普法日、机关例会等时机,让庭审更多地走进党员干部和乡间。从而让基层干群以参与庭前调查、旁听和调解等方式帮助纠纷依法化解,同时通过剖析现实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营造尊法守法、依法治理的社会氛围。(李晓萍)
相关推荐
-      海安法院举行首批入额法官宣誓仪式
-      港闸法院举行入额法官宣誓仪式
-      宿城法院举行“国家宪法日”法官宣誓仪式
-      射阳法院举行首批员额法官宪法宣誓仪式
-      通州法院首批62名入额法官集中宣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