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辉煌一代的千层底布鞋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上世纪90年代解晓东的一首《中国娃》唱到“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呀,站得稳呐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唱出了当时无数游子的心声。曾经妈妈纳的千层底布鞋在渐行渐远的岁月里,成为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2008年千层底布鞋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我从19岁就开始学缝制千层底布鞋,一做就是四十多年。我们这里不管是五六个月大的小孩还是百岁的老人,都很喜欢穿我做的布鞋”羌树平一边说一边忙手中的活计。羌树平告诉记者,别看这只是一双普通的布鞋,想要做好必须经过打面糊、裁剪鞋帮、糊布衬、缝制鞋帮、纳鞋底、上鞋帮等复杂的工序。
粘鞋样的面糊是有讲究的,熬浆糊加水的时候一定要适量,如果水太多,浆糊稀了,黏度不够,太稠了浆子就会太厚太硬,纳鞋底行针的时候阻力就会增加。先用浆糊把布粘起来做成“布板”,然后根据人脚的大小,剪成合适的鞋底样。两手拉住布的两端,放在底样上面,像拼图似的,将不同大小的碎布放到底样上。鞋底前端垫较大的零布,后端挑小的,缝隙用碎布,脚前、后跟吃力处用厚布,脚凹处铺薄布,沿底样四周留出一厘米,剪去外露的布,底边就整齐了。大约垫至两寸厚,上面斜放一层新的布作为封面,这样纳鞋底时,面布不会被刺破,不易皱,最后用针线缝牢,再四周剪齐。一双平平整整的鞋底垫好了。
羌阿姨手上拿着鞋底垫,只见她右手握紧棉布的一头,左手用一个锥子在这叠布上扎孔,然后一根穿着长线的长针“哧”的一声穿过了棉布,同时将手中的线拉了拉,将线拉紧。又听到“哧”的一声,长针再次穿过棉布。简单的两个行针,一个短小的一字型针脚就出现在了棉布的下方。虽然羌阿姨今年已经五十多了,但是手上的行针动作一点都不迟疑。
鞋底上疏密适中,松紧得当的针脚,融入了羌阿姨的心血。慢工出细活,一般一双千层底布鞋,羌阿姨需要三天,最多的时候要一个星期,最重要的纳鞋底往往是要八小时一针一线的缝制好。记者走进店里,房梁上挂满了为顾客加工好的千层底布鞋,只见鞋底平整绵密,大方厚实。“鞋子好不好,就要看鞋底,这个鞋底是要一层层糊起来以后,在大太阳里干了以后再糊,然后纳成鞋底。穿过我做的布鞋的人都知道,鞋帮穿烂了,底也磨不破。说到如今的布鞋市场时,羌阿姨的表情黯淡下来,“以前大家都很喜欢穿布鞋,随着时代的变化,市面上好多样式漂亮的鞋,大家也不愿意再穿布鞋了,但是千层底布鞋透气,服脚,是机器加工的鞋不能比的。”
羌树平的街坊邻居有的两三代人都穿过她做的布鞋,偶尔也会有顾客在家扎好了鞋底,送过来给羌阿姨帮忙上鞋帮。尽管一双鞋最少也要三天时间,但是羌阿姨并不觉得枯燥无味,70多岁的邻居老太也时常在羌女士店内一起扎鞋底,唠唠嗑,让做布鞋也变得不再那么乏味。
羌树平已经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双布鞋了,而如今,穿千层底黑布鞋的人已经不多了,如皋会做布鞋的人也越来越少。羌阿姨担心,日后她年迈拿不起针线的时候,这门老手艺就没有人传承下去了。棉布填千层,麻线扎千针,昏黄的煤油灯光下,右手中指戴着顶针,引着长长的纳鞋线端坐在灯下的身影渐渐在当代人的脑海中模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