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兰指导员工缝纫。
“这就是我们的服装厂,里面有生产车间和生活区。虽然不大,但是这里帮助我们实现了的梦想。”19岁的王雨琴一脸自豪地说。在江安镇葛市村,有一处不足60平米的服装厂。厂内,员工们将一块块简单的布料缝制成漂亮的衣裳。这双巧手的主人是葛建兰,曾是一名几乎不能行走的残疾妇女。如今,她靠着精湛的手艺编织了幸福生活。
身残志坚,“缝纫女”开办服装厂
今年54岁的葛建兰,出生在江安镇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在她的记忆里,自己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同。“我5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左腿残疾。”葛建兰说。7岁时,到了上学的年龄,她却还不会走路,只能在地上爬。慢慢地,葛建兰学会了站立,学会了一瘸一拐地走路。
16岁,渐渐懂事的她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生在农村,自己的身体条件没法种地,总不能让父母养一辈子!”葛建兰思来想去,只有裁剪适合自己。于是葛建兰每天到附件的服装店,看缝纫工做衣服。“看着师傅在布料上划,我就知道该怎么做。”看几眼用划粉划过的布料子,她就能想象出一件完整的衣服。
几天后,葛建兰把裁剪的想法告诉家人,但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家人觉得我路都走不好,更不用说干别的。”不管怎么说,葛建兰铁定了心要学裁剪。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家人终于同意拿出几十块钱,让她去如皋的一家服装店学习缝纫技术。培训期间,葛建兰学得特别用心,认真看师傅干活,仔细琢磨师傅裁剪、做衣服的技巧。经过三年的学徒生涯,葛建兰得到了师傅的“真传”,练就了一手不错的缝纫手艺。
3年后,葛建兰在本村临街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开店和办服装培训的生涯。凭着精湛的技艺、热情的态度,她的名声鹊起。周边村里的孩子想学缝纫的,都到她的店里来,连安徽、浙江、四川、贵州、云南、辽宁等地都有学员慕名前来学艺。
葛师傅指导员工缝纫。
借款买缝纫机,挣钱养活自己
创业初期,葛建兰开始在家里接一些缝缝补补的小活儿。她希望能有一台缝纫机,但是,一台缝纫机需要几百块钱,这对于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最后,葛建兰四处打听,向朋友借款340元钱,买了一台脚蹬式缝纫机。
有了缝纫机,葛建兰开始到附近的集市上摆摊,逐渐有了不少回头客。对于葛建兰来说,做衣服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由于一条腿萎缩,用不上力气,她只能用另一条腿蹬缝纫机。做一件衣服下来,葛建兰经常累得腰疼、腿疼,尽管如此,她仍然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一年后,她还清了朋友的借款。
21岁,葛建兰在附件租一个几方平米的小门脸,开起她的小服装店。“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能够维持家庭开销。”说起这些年的生活,葛建兰很知足。2014年,一位家住本镇的肢体残疾人沈乔扣找到了葛建兰,通过朋友介绍,他决定到葛建兰的服装厂工作。谈到就业,沈乔扣激动地说:“因为葛师傅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还免费帮助残疾人培训,后来成了这个服装厂的员工,一直坚持到现在。”
多年来,凭着她手中的“金剪刀”,她的服装店渐渐地“剪”出了名气,生意逐渐红火起来,为她积累了“第一桶金。”每当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穿着自己做的衣服,她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我是一个残疾人,能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就很开心。”葛建兰说。
诚实守信,帮助他人找回自信
“真正的成功不是自己成功,而是帮助他人成功。”回忆起那些痛苦经历,葛建兰不禁唏嘘,“虽然我是残疾人,但我同样要在奉献中把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残疾人坚强起来。”葛建兰说,其实从办服装厂开始,她已经完全找回了自信,但因为此前的遭遇,她深刻地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于是才有了免费培训残疾人的想法,并接纳那些愿意在自己工厂里工作的人。
1984年,葛建兰在本村租房办了一家的服装厂。在她的帮助下,先后有20多名残疾人来到她的服装厂工作。葛媛媛是其中的一个,她是一个左手残疾的姑娘,以前的她,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还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葛建兰得知后,主动上门招她入厂学缝纫。“为了便于葛媛媛尽快学到缝纫技术,厂里让她参加免费培训。”葛建兰回忆说,“厂里就是再忙,还需要我来做思想工作。”
对于一些复杂的服装设计,葛建兰则用手写写画画,一笔一笔地教葛媛媛,最后使得她的技术日趋成熟,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小葛家庭条件一般,只是因为残疾导致身心不健康,对人怀有敌意,认为别人对她指指点点,这其实是自身不自信的表现。”葛建兰说,“如今,小葛不但技术娴熟,而且还有拥有了美满的家庭。”
这50余个在家门口上班的村民,每月最少可以领取千余元工资,最高的可达3500元。“在家门口就业的确方便多了,挣钱、顾家两不误。”葛媛媛说,她已经跟着葛建兰做了十几年,现在在家门口就业,白天出来上班,晚上可以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面对来之不易的工作,葛媛媛感激地说:“是葛老师的帮助,让我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葛老师就是我们的贴心人,有啥事我们都喜欢跟她说!”
成功创业,拳拳爱心回赠社会
在厂里,葛建兰既当业务员,又是采购员,同时还是拷边工。葛建兰对工作非常用心,有时遇到有几道难的程序或大家容易出错的地方,她都会一一指导。服装厂设计生产的西服、衬衫和职业装,以其过硬的质量和时尚的款式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20多年过去了,葛建兰先后带出1000多名徒弟,对孤儿、残疾孩子和单亲孩子,她一律不收培训费,她的学员中至少有400人属于这样的对象。如今那些原本无业遮身的徒弟,都有了稳定的工作,有的还成了个体老板和企业管理人员。看到他们的成长足迹,她打心里高兴。逢年过节,葛建兰家中的电话铃声不断,学员们从大江南北向她问好。同时,她先后出资8万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向市特殊教育学校、爱心超市捐赠1200套儿童服装,把爱心献给贫困的残疾儿童。
如今,在葛建兰的服装厂里,大多数是农村贫困妇女。她还招收了一些残疾员工,手把手地教她们裁、剪、缝等手艺。“开办服装厂即能满足学员的需求,还能让残疾员工掌握一技之长,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葛建兰说。(通讯员 神俊华 张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