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王生梅

一位乡村教师,以博大的母爱资助7名孤儿和18名贫困学生上学,造就了6名大学生——25个孩子一个“妈”

 

huxx16123

不久前,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初级中学教师王生梅与袁桥社区的孤儿俞亚甜结成帮扶对子,浓浓母爱滋润着少女心田。这是王生梅20年来帮扶的第25名贫困学生。

今年40岁的王生梅是袁桥初级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在当地资助了7名孤儿和8名贫困学生上学,其中5名学生已考取大学。同时,她还与云南贫困山区的10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向这些孩子寄去“爱心包裹”,并给予经济资助,鼓励他们完成学业,目前已有1名学生考取大学。受到王生梅资助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王妈妈”。

言传身教,母亲点亮善良心灯

王生梅出生在搬经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幼时家境贫寒,父母靠耕种七八亩土地维持生计。她的母亲是位心地善良、朴实厚道的农村妇女,虽不识字,但爱憎分明,有很强的正义感。

还在童年时代,母亲就给她留下一幕幕抹不去的印记:每日清晨,几两大米掺和大麦糁儿煮了一锅粥,开锅时,母亲总是捞一碗珍珠似的米粒送给邻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冰天雪地,她也曾亲眼目睹母亲脱下带着体温的棉袄遮盖在浑身颤抖、蜷缩在墙角边的乞丐身上。有一年夏天,电闪雷鸣,母亲置自家门前晒着的衣服于不顾,抢在暴雨来临前将邻里晒场上的玉米堆起,再用塑料薄膜和草帘盖得严严实实……幼学如漆,母亲成了王生梅最崇拜的人。

在王生梅读初中、高中阶段,她时常发现班上有两种对象退学:一是因病退学,二是因家庭贫困辍学。对前者,她爱莫能助;对后者,她曾靠勤工俭学所得使两名失学同学重返校园,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赏。

1992年,王生梅考取了盐城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业。上大学期间,王生梅一天三顿通常是开水泡馒头,而师范生每个月30多元的伙食补贴,她多数用来资助学校附近的贫困孩子。“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感染了我。”王生梅记得母亲常说,“人在做,天在看,要多做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持续关爱,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1996年,王生梅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她之所以走上爱心助学之路,源于一名营养不良的贫困学生。那是一堂体育课,王生梅发现一个叫陈浩的学生因病没有参加体育训练。课后,她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陈浩父亲去世多年,母亲肢残,不能下地干活,母子二人靠邻里接济维持生活。因营养不良,陈浩体质相当差,而且由于家庭贫困面临失学。听说了陈浩的境遇,王生梅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王生梅带着两只老母鸡、20多只草鸡蛋、10多本励志书籍来到陈浩家。“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人生。”王生梅拉着陈浩的手鼓励说,“坚强起来,阳光总在风雨后,我做你的后盾!”

这次走访,陈浩成了王生梅挥之不去的牵挂,她也因此成了陈浩家中的常客。往后的日子里,她为陈浩家不停地奔波忙碌:送大米、面粉,添置洗衣机、电饭锅;请村委会协助为陈浩家修好破旧屋面;并且,她还承担了陈浩的学杂费和基本生活费……

陈浩进入高中后,王生梅持续关注其学习生活,不间断给予经济资助,使其以高分考入重点大学。如今,陈浩在北京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吃水不忘挖井人。陈浩每次回家探亲都要带着妻儿登门看望王生梅。“没有王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陈浩总是这样对妻儿说。

枯木逢春,多个孤儿有了“妈”

李晓娟(化名)是个苦命孩子,从小与祖父母相依为命。而她的祖父右腿残疾,祖母患股骨头坏死,常年卧床不起,家境十分贫寒。2011年9月,13岁的李晓娟进入袁桥初中就读。王生梅了解其家庭处境后,主动为她缴纳了伙食费,还时不时地给她送去日用品、学习用品等,鼓励她乐观地对待生活。

周末,王生梅将李晓娟带回家,让她感受家的温暖;节假日,她与李晓娟手拉手一同外出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一张张照片留下了李晓娟久违的笑容,那一阵阵欢声笑语抹去了李晓娟曾经的心结,那一声声亲切的“王妈妈”诠释了跨越血缘的母爱。

这么多年,王生梅还通过当地的绿叶义工、青草社等民间公益组织,有机会接触并资助了多名孤儿和贫困学生。

家住江安镇的葛仁玲,父母因病相继去世,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2012年,王生梅开始结对资助葛仁玲。2015年,葛仁玲喜录东南大学,王生梅更是像“妈妈”一样为她添置新衣服、行李箱,并一同坐车护送她到校。“‘王妈妈’是我最亲的人,我永远忘不了她。”一直以来,葛仁玲都对王生梅心存感恩。

宗海涛(化名)同样是个不幸的孩子,父亲离家出走后至今杳无音信,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家庭的贫困导致他的求学之路异常波折。2013年,宗海涛进入袁桥初中后,王生梅向他伸出了温暖之手。她不但为宗海涛提供四季衣服,连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营养品等都一一安排到位,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如今,宗海涛在如城上高中,成绩优异。

大爱无边,付出真情收获快乐

“付出是能带给人快乐的,时间久了这种快乐将升华成一种‘瘾’。”或许由于真的上了“瘾”,王生梅还把她的温暖之手伸向了千里之外的云南贫困山区。

2011年底,王生梅通过云南一家公益组织掌握到10名山区贫困学生的资料,从此踏上了跨越千里的爱心之旅。“那里的初中生只需400元就可以完成一年的学业,对我来说,这笔钱是力所能及的。”5年来,王生梅按时给那10名学生汇去助学金,还源源不断地给他们邮寄装有文具盒、复读机和图书的“爱心包裹”,鼓励他们发奋学习。令王生梅十分欣慰的是,她资助的一名山区学生去年考上了大学,收获了改变命运的机遇。

20年来,作为一名普通乡村教师的王生梅,以博大的母爱资助7名孤儿和18名贫困学生上学,造就了6名大学生,这段路饱含着她的一片真情。值得一提的是,王生梅的本职工作也干得很出色。她精通三门球,曾多次为学校捧回荣誉。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市“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优秀社团指导老师”等,2015年被市政府记三等功。

“回过头来看,这20年,我有得有失。我将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了那些孩子身上,收获到的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用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到的。”王生梅说,她付出是自愿的,不图任何回报,在她心目中,孩子们那一声声亲切的“王妈妈”,就是对她最贴心的认可。□记者王俊 通讯员鞠九江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乡村教师王生梅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