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大树,两枚硕果(上)

□陈根生

洋洋大观的两册《李渔大传》,我双手捧着作者赠送的这份大礼,心里很感动,很惊叹。

80万字的著作让一个8旬老人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说实话是一份并不轻松的作业,但我这个老学生还是愉快地一边啃,一边学,一边由衷佩服……我也顺着“大传”的“大”字来几个“大”字:

大收获:据我所知,国家京剧院曾演出过《李渔与二姬》,当红老生名家于魁智饰演李渔。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戏剧舞台出现了李渔的正面形象。这一回《李渔大传》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面世,进一步开启了全面地、历史地认识李渔的一扇窗口,还原了这位四百年前诞生在如皋的享誉世界的文艺天才、奇才!

《李渔大传》使我老眼为之一亮。因为这既是一本人物传记,又是一本研究专著,出场300多个人物呀,足迹遍及华夏三分之二山水呀,洋洋洒洒,娓娓而谈!我要说这是一本书两个成果,一根藤上两个甜瓜,可喜可贺的是这两个甜瓜又挂在李渔故乡这棵本土大树上,是一位本土作家张奎高独立完成的。李渔是个文化巨人,是一位集剧作家、导演、诗人、小说家、园林建筑师、书法家、画家、出版家、养生家、生活美学家等于一身,他至少在诸多领域都有自己的建树,研究他的文字连篇累牍,据南通大学羽离子教授统计外国的比中国更多。不用说,这些研究都是高头讲章,红火在高校、研究部门,研究资料当然也只是来自纸质历代文献。而《李渔大传》近一半篇幅取材于如皋当地,当地群众口头,栩栩如生,头头是道,这种鲜活、生动是任何丰富的想象力难以企及的,这种接地气是在图书馆的窗明几净的环境下翻故纸堆难以达到的。张奎高通过多年的积淀,卓越的勤奋,把自己与传主共同享用过一方水土的这一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给如皋本土的文艺创作和李渔研究一下子带来两个惊喜,切切实实、强有力地把家乡这两方面的文化建设都向前推进了一步。

大颠覆:曾经的李渔被封建士大夫泼一身污水,以点概面,抓住小辫子不放,对他的多方面成就故意视而不见,把他边缘化、妖魔化,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使我想起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一段话:“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述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倒反而是国外学者比较客观地给李渔以很高的评价,把他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五千年来中国最值得研究的风流才子”。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一颗大树,两枚硕果(上)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