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露菊》思旧雨

秋雨浥城,出门未便,我独守芸馆,翻阅新书《汤正幅诗书画印作品集》。汤正幅(1920-2002),号意工,江苏如皋如城人,幼年学诗于同乡宗孝忱先生,青年求学于上海美专,又得黄宾虹、褚乐三、王个簃诸师亲炙,故而久谙诗书,兼通画印,里人赞为“四绝”。他傲骨嶙嶙,不媚权贵。时任南通市委书记向他求印,居然要付定金。他又平易近人:后学李夏荣,获赠其字;友朋汤一建、李金奎、冯植诸君,皆得馈画。书中第20页《九秋露菊图》、第55页《雪后竹雀图》也是送给友人吴克坚的,现今由我庋藏。

克坚老人(1932-2018)是我的“忘年交”。他命运多舛,祸从口出,久禁囹圄,直到平反,任职房产公司,生活方才好转。吴老激赏汤书,每遇单位活动,常常备好礼品,亲自登门,恳请汤老挥毫。久而久之,两人成为好友。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散文诗学会在京举行文学培训班。吴克坚年近花甲,依然负笈北上求学。全班只有十三人,作家柯蓝誉为“散文诗十三勇士”。吴克坚不只师从名家牛汉、吴泰昌,而且谒见诗人艾青,受益良多。1994年,他一鸣惊人,在《中国散文诗》上刊出短诗《圆明园》,深得柯蓝赞赏:“构思独特,行文如匕。”由京还乡,好友汤正幅、陈膺浩表示祝贺。陈膺浩(1925-1994),如皋丁堰人,先后就职于少年儿童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春泥杂志社,编有《龙游河》(陈伯吹题签)。

汤正幅深知友人痴迷诗歌,为此“四绝”俱出,精心创作《九秋露菊图》,以示庆祝。他在画上题诗:“夺冠京国散文诗,笔底才华得意时。莫道人生桑暮晚,九秋露菊世间知”,落款为“克坚挚友为开文学作品研讨会,用志其庆,甲戌年秋菊月陈膺浩、汤正幅仝祝”,钤有白印两方“汤”“正幅”。他的书法,用笔既有钟繇的厚重遒劲,又有李邕的飘逸险峭,看似东倒西歪,其实亦庄亦谐,涉笔成趣。尤其是签名“正幅”二字为连体合书,更是潇洒清爽。画作充满海派风味,寓意考究,内涵深刻,但是用色清淡,更具文人雅趣:一座瘦骨嶙峋的青石,恰似一位老者凝睇下方的笔筒笔扇、菊花菊叶。笔扇着色简朴,黑白灰中夹上数笔蓝黄;花叶设色稍浓,茜红花边,淡红花瓣,浓墨花蕊,配上深黑叶茎、浅灰叶片,自然清新。红花两三朵,青叶八九片,集任(伯年)菊的明净简约、潘(天寿)菊的古朴凝重于一体,尤显秋菊傲霜之态。整幅作品选择怪石、笔扇、花叶入画,无疑象征着老友人如顽石、人直如笔、人淡如菊,促人深思。画末钤有汤老最为钟爱的自刻闲章“淮南江左海西人”。古城如皋,北有淮河,南临长江,东近黄海。汤老爱乡入篆,于戊辰年(1988)治印,又赋诗四首,兹录其一共赏:“青山割取玉璘珣,剑削沙磨堪自珍。用到边陲能起色,淮南江左海西人。”印为白文,篆风私淑齐白石、赵悲庵,追求天真古拙,正如刻者所作《读〈读齐白石印影〉》:“歪倒横斜根底正,世人谁敢薄雕虫。”钤有爱印,可见《九秋露菊图》并非应酬绘图,而是赠友力作。

秀才交情纸半张,来而无往非礼也。陈膺浩病逝,吴老吟诗《走进白雪》;汤正幅仙逝,吴老写文《忆汤正幅先生》。吴老晚年,久困二竖,所存书画纷纷送人。一则,笔者素喜乡人翰墨;二则,吴老与我的外公是旧邻老友,亲如兄弟:赠我《九秋露菊图》,并于画末小楷留痕:“转赠侄外孙彭伟存念 丁酉(注:2017)仲夏银杏居主人”,钤印“寒林”(注:吴老笔名)。如今三位老人都已作古,不过一段小城的画坛趣事、文人情谊却在画中,伴着绵绵雨丝,淡淡墨香,挥之不去。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九秋露菊》思旧雨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