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数字很像,没有袜子的随意,却有鞋子的古板,岂可左右换位,否则初心大变,令人啼笑皆非。就像“28岁小姐嫁给82岁大师”,决不能写为“82岁大姐嫁给28岁小伙”。又像“小说大师”当指狄更斯、海明威、沈从文、钱锺书诸君;而本题“大师小说”则指笔者才疏学浅,谈到大师,岂敢造次,只能小论数句罢了。
“大师”滥觞于佛学梵文Statr,本义大导师,引申为佛陀、高僧的尊称。《史记》又言:“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大师又成为学术名家的别称。《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大师的解释有两种:1.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2.对和尚的尊称。能将上述两点集于一身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寥寥无几,我想到的只有弘一法师。汉语“大师”与英文”Master”意思相近,均指某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专家,不过又有区别。“大师”不仅强调成就巨大,同时不忘为人师表,须看人品。尽管Mast意为桅杆,但是桅杆与旗杆(道德模范)尚有距离。”Master”源自拉丁语”Magister”(发号施令者),因此《剑桥英汉词典》对于Master的解释首先是“控制者”,其次才是“专家”。从道德范畴看,大师比Master更为人性化,但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师,谈何容易?既要才学出众,又要品德高尚:德才配位,方成大师。
胡适在《国学季刊》创刊时说:“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新起的学者还不曾有什么大成绩表现出来。”他很理性,认为国学大师时已珍稀。不过国人历来好大,古代有大人、大侠,当代有大咖、大家,足见大师一族,承上启下,瓜瓞绵绵。“大师”还有位近亲:名人。西人有谚语,人人都是名人,只是知名的圈子有大有小。如今的“大师”也是如此,报刊、电视、微信等等,大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大师”。友人周素子对我说,如今一些中国美院的普通老师也成为“大师”了。我笑答,此事若真,那么周昌谷(素子胞兄)至少是位“太师”(比他们多点才华),而潘天寿就是“天师”了。大师可以升值,自然也可贬值。太师、天师,笑笑而已,倒是现实的大师早已“通货膨胀”,其名其实可释为“大学老师”。老师是不能随意称大师的,否则真是“老大不小”了。
大师的流行、繁殖并非偶然。一是听者好名,甚至无耻,别人客气,尊他为大师,欣然接受。殊不知,季羡林不敢自诩国学大师,钱锺书坚决拒称文化昆仑。二是说者好利,有些无知。作家也罢,画家也罢,大凡是个手迹,总能卖些钱。有些收藏投机者,既不好好学习书画鉴赏,又不肯听听内行的忠告,见到能画能写的,都奉为大师名家。有人说,当下俗人多,不足为奇。既然话俗,就要说钱。其实在拍卖市场,一针见血,只有大师的作品,譬如齐白石、黄宾虹的国画,才会随时高价拍出。大师的诞生,得益于诸多因素,但其中肯定不含口头吹捧。吹大师,就是吹牛,不过更像吹气球,会炸的。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取得成绩的。
每一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巨人——大师。纵观中国历史,“牛皮大师”活跃古今,但是世俗不是寺庙,世人还是少呼大师为妙,听者倒是要像寺中的和尚,耳闻大师,心答“南无阿弥陀佛”就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