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周扬、吴伯箫、余冠英诸君的关怀,夏先生表示“完全同意”调入文学所。在给勖夫的信件中,夏先生还道出心声:“文学研究所不必天天去上班,一年讲几个词学专题即可,平常可以在家整理旧稿。”限于1978年“进人指标和户口、住房问题”,夏承焘于次年正式被聘为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见《一代词宗夏承焘的及其诗》)。
周笃文是夏先生的高足。虽然推荐学生入所未果,但是夏承焘“在家整理旧稿”已成现实。《夏承焘词集》正是“整理旧稿”的重要成果之一。此书由吴鹭山题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3月第1版第1印。全书共分六卷,除去卷六,其余五卷古词的创作时间上迄 1920年,下至1973年,均属夏氏旧作无疑。夏先生在本书《前言》中有记,上世纪70年代,《瞿髯词》《瞿髯诗》相继油印成册。“1979年冬,湖南人民出版社欲以拙作诗词付梓,乃在《瞿髯词》油印本基础上,略事扩选,共得三百首。1980年春,无闻注释蒇事。”夏先生在调入文学所后不久,就在家编辑了《夏承焘词集》。
笔者所存《夏承焘词集》,有别于普通印本:充分彰显出著者一代学人的严谨风范。此书流传有序,初由夏先生寄赠学生周素子,后由吴格(现为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借阅,书中留下“致之所阅”“吴格”两印。周家举迁海外,近来清理故园旧书,将《夏承焘词集》赠我。查笔迹,看内容,此书约有40处夏先生的亲笔修订。素子追忆,当年夏承焘来看望她的哥哥画家周昌谷。她有缘拜入夏门,添为入室弟子,学习诗词。1974年,夏承焘与吴无闻结为伉俪。吴鹭山、吴无闻兄妹又与素子均是浙江乐青人,于是周素子还请钱君匋先生刻印相赠。夏先生北迁首都,不忘昔日弟子,将新出词集,重新校对,再赠给她。
夏氏校对无微不至,除去扉页书名下方写有“吴无闻注释”,书中发现讹错大致归纳为以下数种。一、音同形似的别字。譬如目录第6页,“龙泉学社”改为“龙泉学舍”等等。二、 地名人名的错误。包括第14页,“吴越钱尚父钱晶”改为“钱镠”等等。三、标点符号的错误。有如第52页,“文天祥:抗元兵败被执,死”去除逗号等等。从如皋市档案局借阅《夏承焘词集》(1982年8月第2次重印)对比,上述错误基本在重印本得到修正。不过还有其他修订,未被重印本采纳,不无道理。比如第8页:“孤山望伯尹裏湖故居”改为“孤山望伯尹里湖故居”,孤山位于西湖里湖、外湖之间,“裏”当简化为“里”等等。1981年,夏承焘已是耄耋老人,许多文字工作都要依赖妻子吴无闻(时年64岁)。虽是一代词宗,但是岁月不饶人,夏先生也难免接连笔误,才在修订中数次笔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