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蕴潜力 创新增动力 生态添活力 以新理念引领如皋现代农业新发展
——学习余杭、昆山两市发展经验的心得体会
市农委主任 王舜慧
开启造梦时代的梦想小镇,引起“蝴蝶效应”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汇聚全球资源的昆山生物医药产业园……余杭和昆山之行,处处震撼、一路感慨。我们啧啧惊叹于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善抓机遇、高点定位、加快转型的宏伟蓝图和巨大成就,深深折服于他们超前思维、敢想敢拼、精益求精的干事魄力和工匠精神。剖析耀眼繁华背后,贯穿发展全程的总离不开“特色、创新、生态”六个字。他们始终把特色打造作为发展之基;他们始终把创新创业作为生命之源;他们始终把绿色生态作为方向之标。
笔者认为,先进地区之所以成为先进,除了大手笔、大魄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引领发展的战略性大理念。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坚定了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学以致用,将“特色、创新、生态”的理念深深融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之中,在产业上挖掘新潜力,在经营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生态循环上开辟新途径,力促农业现代化水平大提升。
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之路,抢占现代农业市场制高点。立足资源禀赋,放大产业优势,挖掘产业潜力,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市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木盆景、生鲜果蔬、特色水产、优质稻米、优质畜禽、优质蚕桑和创意休闲“6+1”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国际园艺城、品瑞农业、如胜食用菌、双群观赏鱼、顾庄生态园、金岛生态园等一批重大农业项目的转型升级。二是加快发展特色载体。以开发区肠衣、白蒲红木、江安肉制品、沿江粮油为龙头,加快建设一批优势加工集中区;以如城和长江两个省级农业园为龙头,加快创建一批万亩农业标准园。三是加快发展特色品牌。围绕长寿、长绿的城市名片,加快地方特色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开发,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创建上下功夫、做文章,合力推进“苏·皋长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增强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互动并进,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在发展方式上求创新。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以项目化的方式运作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打破产业界限,提升农业价值比,以加工业带动“接二连三”,以旅游业带动“跨二连三”,以互联网带动“加二连三”。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广泛吸引“三资”投入农业,切实解决农业发展瓶颈。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积极探索设施农业与富民强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设施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培育农业新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设一批农业电商示范镇、“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二是在经营模式上求创新。坚持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从根本上破解“谁来种地”之忧。加快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市场、农业协会、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生产经营的科技化、农产品交易方式多元化。三是在服务手段上求创新。加快产学研对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贡献率。加快服务体系对接,不断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技术服务路线。加快产销合作对接,积极搭建接轨上海平台,不断提升农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开放型农业,推进对外贸易合作。
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之路,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可持续。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一是推进种养标准化生产,促进产品生态优质。加快健全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进一步提升食用“三品”产量占比。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大力开展测土配方、精准科学施药。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可追溯产品机制。二是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产业生态友好。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导发展高附加值的秸秆利用产业,着力推进沼气发电并网工程,进一步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大力推广沼气工程、“两池”配套、处理中心三种利用模式,实现畜禽粪污零排放、全消纳、资源化,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水平。三是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环境美好。以“一区两沿三园”(镇区、沿路、沿水、工业园、农业园、农民家园)绿化建设为主体,以宁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村庄绿化提升、镇区绿化提标升级三大重点绿化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注重提升绿化质量,健全完善自然湿地保护制度,全面提升林木覆盖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