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域面积931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拥有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两个第一”,是全国首个GDP突破3000亿、财政收入突破300亿的县级市,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强大动力、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昆山之路”,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创新演绎“创富神话”。昆山坚持把创新贯穿于各项工作,靠创新催生新业态、新动能,并使之成为昆山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强化“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昆山着眼于构建创新发展大格局,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机制上率先突破,实现更具引领性、原创性、标志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创新,不断提高创新浓度,建设创新型城市。从创办自费开发区到兴办出口加工区,再到实现海关的网上报关,都是昆山的原创和全国的首创。从“外向带动”到“民营赶超”再到“服务业跨越”,从“亲商安商富商”到“亲民安民富民”,从对外商的“契约式服务”到“新昆山人”,都是昆山全方位创新的生动体现。二是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路径的全面创新。昆山积极运用市场化思维方式和运行模式,实现“四个转变”,即创新主体由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创新投入由注重财政补贴向市场运作转变、创新人才由重视引进向重视使用转变、创新载体由封闭式向开放型转变,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和共同行动。他们设立创新股权投资母基金,推动创新实践。深化国家级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昆山高新区被列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阳澄湖科技园,集聚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是大力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升级,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分享经济、新金融等新产业。昆山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从引进外资按照“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生态影响”等四条标准的“招商选资”到“企业投资讲强度、地上建筑讲高度、村庄整理讲深度、产业转移讲梯度、盘活存量讲力度、市场化运作讲透明度、配套用地讲限度、土地开发讲进度”的土地集约利用“八个度”,从实行片区规划到打造“总部经济”,都是昆山创新发展、创新突破的杰作。
–集群垒成“产业高地”。近年来,昆山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着眼于IT产业、生物医药、液晶面板等重点产业,推动集群化发展,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点实施“123”工程:一是画好一张蓝图。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新格局,完善“中心城区(核心城区、功能区)- 特色镇 – 新型社区 – 自然村落”四级五层城市体系,划定开发边界,确立全域功能管控新导向,形成控制开发强度的空间倒逼机制。推进“五量”调节,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升质量,形成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新体系。二是建好两大平台。聚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核心区建设,打造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各类创新主体培育;发挥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平台作用,加快建设制造中心、贸易中心、总部结算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研发中心、全球维修中心等“六大中心”。三是做好三篇文章。即:“插柳成荫”,顺应网络时代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培育创客文化,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打造良好创意创新创业环境。“老树开花”,支持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资扩股、重组嫁接等途径盘活存量、就地转型,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鼓励上下游企业集群配套。“腾笼换鸟”,通过依法停产关闭、搬迁转移、兼并重组、盘活调整等多种途径,为产业结构调整腾出用地、能耗、环境容量等空间。
–服务成就“最佳环境”。在竞争与发展的跑道上,昆山不仅要在全省领跑,而且要在全国领先。坚持把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坚决破除“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的消极状态;坚决破除“小胜即满、小富即安”的安逸心态;坚决破除“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的漂浮作风,不断强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以高效的服务成就长三角地区的最佳发展环境。一是关键少数率先干。昆山的领导者认为:“保持连续就是一种效益,就是一种速度。”在领导班子中,没有一线二线的区别,只有各司其责、相互补台、默契配合的苦干实干,昆山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处理制、紧急处理机制、现场办公会议制、重点企业领导一对一挂钩服务制、领导班子“末位淘汰”制等制度,确保每位领导始终保持一种奋进状态。二是政府服务高效干。昆山紧紧抓住外向带动战略,围绕软硬环境建设,公布市级政府部门责任清单,推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开发市级机关部门绩效管理平台,试点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大力推行了公示制、承诺制、督查制、交流制、考核制、淘汰制等政务服务制度,成为高效率、高回报、风险小的投资高地。三是党员干部同心干。昆山对党员干部实施严格的考核测评,建立完善履职保护、绩效考核、创新激励、责任追究“四项机制”,制定了《昆山市机关效能评估实施意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改革创新者撑腰,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勇于“补短板”的干部担当重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