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智江:让LED照亮千家万户

【人才名片】

孙智江,1963年6月出生,籍贯无锡,198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和物理所,1994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后。研究方向:飞秒远红外激光研究表面分子反应动力学。1995年在美国英特尔担任成品率分析主管工程师,曾领导了90纳米研发用的SRAM存储器设计、测试、工艺集成及成品率NPT(New Product Tapeout)新产品导入小组,解决了90纳米初期零成品率问题,荣获了英特尔贡献奖。2003年回国从事科研工作,2015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先后获得江苏省第三批产业教授、江苏省优秀创新创业者等称号。

“让LED照明的春风吹绿千家万户。”7日,走进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愿景抢先吸引记者的眼球。

2012年11月,孙智江来到求贤若渴的如皋高新区,创办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LED上游核心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型企业。几年来,他潜心实验室,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拦路虎,实施的“高光密度纳米增透倒装LED芯片级封装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为省成果转化项目,他参与的“具有纳米周期结构的AlGaN基非极性紫外LED研发”项目入选省重点研发项目,主导研发的“LED倒装高压白光芯片”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主打产品之一就是高光效低能耗的发光芯片,是制造LED灯的核心部件。发光芯片所起的作用,相当于白炽灯的钨丝,日光灯的发光气体,就是这个小小的发光芯片,节省90%以上的能源,与日光灯相比节电60%左右。”孙智江说,近几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完善公司技术创新体系,利用自有技术生产的LED产品,公司成为国内外多个知名上市公司的优质供应商。他们在原有的纳米压印制备的高反增透nPSS基础上,通过与复旦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性的研发了纳米增透CSP,推进纳米加工的产业化进程。其高光密度纳米增透倒装LED芯片级封装模组将使LED光源向高压、集成、智能化方向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而推动我国高光密度、高指向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创新的产品和优化改良的工艺,不仅使海迪科保持强劲的发展后劲,还形成以产养研、以研助产的共生共赢的局面。

这几年,海迪科技术产品销售额以几何倍数速度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在细分领域排名前三,在LED芯片测分领域排名第一。他还引进了拥有高端测试机制造能力的人才团队,从而实现了在该技术领域世界前三、国内唯一的LED垂直结构测试机设备的顺利落户,目前实现订单销售。

深耕固体发光领域创新不止,海迪科迈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行列,累计申请专利73项,取得发明专利1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PCT国际专利2项。

孙智江埋头创新到创新创业、经营管理齐头并进。他说:“创业取得成绩的背后,有幸得到地方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来如皋创业初期,如皋高新区提供了现成的7000平方米厂房和20多套人才公寓,为孙智江团队研发新技术产品抢占市场赢得8个月的宝贵时间;如皋专门开通了海迪科通往如城的公交班线,员工上下班比公司使用班车节约10多万元。

“我不仅要用创新创业成果回报如皋,还要为如皋引进高端产业人才作出努力。”在孙智江的带动和推荐下,他柔性引进了多所知名高校的“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多名高端人才,与如皋高新区联合创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研究院,从事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氮化镓功率/射频器件与纳米压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该技术在光电子、高温大功率器件、高频微波器件和5G通讯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项目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氮化镓功率/射频器件的产业化。

记者 杨新明 通讯员 马薛松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智江:让LED照亮千家万户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