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预防 主动出击
我市防治小麦赤霉病进入关键期
目前,各地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个时期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时期,也是防控赤霉病害的关键时期。据预报,未来一段时期,降水偏多,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因此,专家预测,今年我市赤霉病将偏重流行,病害防治进入关键期。
在城南街道肖陆村,我市植保站的农技专家正在走访农户,察看小麦长势。据农技专家介绍,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小麦扬花灌浆期,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又称“红麦头”,主要会引起苗枯、穗腐和秆腐等,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在多雨和潮湿天气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这种病害发生时可导致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产,而且发病的麦子含有毒素,食用后会引起人畜中毒。
据了解,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市大流行发生概率较高,据资料显示,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间,只有2003年大流行,而仅2013年至2018年的6年中就出现3次大流行、2次中等偏重发生。该病已成为我市小麦最主要的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据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吴小兵介绍,预计今年我市赤霉病将偏重流行。
此外,小麦赤霉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能提前预防,不可治疗。15日扬花以来,我市已经连续几个阴雨天气,而这种天气正有利于赤霉病的暴发流行,而赤霉病只要遇到连阴雨20个小时以上,便可能造成大爆发。
因此,吴小兵提醒广大农户,一定要克服侥幸心理,抓紧小麦穗期赤霉病病虫害防治,防治策略为:见花打药、盛花再打、遇雨重喷、两次重喷不动摇。“见花打药”就是整块田里只要看见一株小麦穗有花出来就可以防治,像今年这个气候一定要确保两次防治,在第一次防治以后,5到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也就是盛花再打,如遇连阴雨天气,一定要遇雨重喷,才能确保防治效果。同时,在农药使用上,要尽量避免使用抗性较重的药剂,全面推广新型复配剂,提高防治效果;要注意农药交替使用,既有利于延缓抗性产生,还有利于降低农残超标风险;要根据农药推荐剂量,结合田间防治实际,用足药量,不可盲目加大或减少用量。(融媒体记者吴环宇 郭皋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