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科学巨匠不幸陨落,但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依然高悬天空、星光闪耀,昭示着不朽的贡献,也照亮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仰望星空 “闵乃本星”依然闪耀
16日17时36分,如皋籍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闵乃本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去世,享年83岁。
“一个人一辈子,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东西。”闵乃本院士的弟子,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陆延青、吴迪都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他教会了晚辈,什么是知识分子的眼界和担当。”
甘坐冷板凳,用一生实践知识分子的担当
1935年,闵乃本出生在如皋西南重镇石庄的何家巷。他的童年时代,正值日寇侵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趴在姐姐背上躲避日寇的飞机,成为闵乃本少时最深的记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使他小小年纪就对民族屈辱有着深深的感触,萌生了振兴中华的理念。
1983年,闵乃本在美国犹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成功解答了“晶体表面粗糙化”这一难题,被国际晶体生长学界誉为“近10年来晶体生长理论领域最具有突破性的成果”,他也因此获得美国“大力神”奖。美国晶体生长协会副主席罗森伯格教授主动提出要与他签订10年工作合同,他没有心动,而是毅然踏上了归国之路。
1990年,闵乃本和朱永元提出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预言在一块准周期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里面可以出现多种波长,即多种颜色的激光。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物理评论B》上发表后,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下定决心要制备出准周期的介电体超晶格。
闵乃本常对学生们说,“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们的基础研究成果如果不再花一点时间将它演示出来,就不能吸引工业界或应用界的关注。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付出更多的艰辛,这是中国科学家的历史责任。”他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责任,当时,课题组的实验条件非常简陋,实验验证很困难。可是,闵乃本并没有退却,仍然决心制备准周期超晶格来检验自己的理论。终于,研究组于1996年制备出了同时能出两种颜色激光的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这项工作发表在了世界级学术刊物《科学》上,还引起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一批科学家纷纷介入,使这一冷门领域逐渐走向热门,而此前,闵乃本带着研究组坐了十多年的冷板凳,一组清晰的数据佐证了这段历史: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1990年这十年艰苦积累时期,国际上相关论文总数约有20余篇,闵乃本研究组就贡献了9篇。
和而不同,他是名师也是“明”师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出国热。对于自己的学生,闵乃本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走出去,他提倡学生留下来工作两三年,到国外有名的研究组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在他的研究组里,几乎每个人都在欧美等国待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国内继续坐冷板凳。
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院长陆延青,就是闵乃本院士人才团队的弟子之一。他告诉记者,闵老师对自己的科研工作相当鼓励。他毕业后到美国的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而后进入美国高技术公司从事实际的研究开发工作,“即使在国外的那段时间,我也没有真正离开过南大,而是一直通过电邮与闵先生研究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的那一段阅历,已经成为我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积累。”
“和而不同,是闵先生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江特聘教授王牧难忘师恩,因为他的成功与闵院士开明的学术态度以及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最初,在闵乃本的指导下,王牧的工作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课题,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他接触到了国际上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如果深入从事这方面研究,就要放弃导师为他指引的方向,闵乃本并没有以学术权威的架势,左右王牧的研究方向,相反地,他还主动为王牧进入这一全新领域的研究进行指导,并鼓励王牧赶紧设计新的实验装置,这让王牧感激万分。正是闵乃本的这个开明之举,让王牧在这条新的科研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并先后在《自然》《物理通讯快报》这样重量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篇论文。
发表论文,他总把名字署在学生后面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印象最深的是,在他读研究生期间,每当发表研究论文时,闵先生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学生的后面,用闵乃本的话说:“你们做出来的工作首先是你们自己的工作,而不是首先是我的工作,你们应该排在我前面。”
2006年,空缺了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发给了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闵乃本、朱永元、祝世宁、陆亚林、陆延青等5位教授。至此,这个时常空缺的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最高荣誉的奖项,终因这项原始创新性成果而众望所归。2013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国际编号为(199953)号小行星为“闵乃本星”。
荣誉等身,闵乃本院士却吐露心声,情真意切:“这一项目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证实基本效应一直做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历经19年,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功劳不能归在我一个人头上,我不过年长一点,是老师。”
1991年,闵乃本当选为院士后,南大特别批了给他一套条件比较好的住房,但是他考虑到当时南大房子非常紧张,就毅然放弃了。闵乃本曾说过,“你的存款有个临界值。少于这个临界值,每个钱都有物质意义,因为你可用来安排和改善你一家的生活,或是应付特殊的需要;超过这个临界值,你多赚的钱只能变成银行存折上的数字,就失去了物质意义,还会浪费你宝贵的科研时间。”
1999年,南通市二中80周年校庆,作为知名校友,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物理学科组组长的闵乃本受邀回到母校。在简朴、敞亮的教室里,回忆起自己少时的求学生活,闵乃本兴致盎然,他说:“青年教师要热爱岗位,年轻学生要学认真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诚朴、耐劳是一辈子的财富……”
2016年重阳节前夕,老家人去南京探望闵乃本,听到久违而熟悉的家乡话,那个记忆中的家乡石庄又鲜活起来。81岁的闵乃本感慨不已,“童年时代是每一个人最难以忘怀的回忆,我非常怀念家乡的土地,希望家乡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幸福。”□记者李军整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