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治污“攻坚战” 提升雉水“皋颜值”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南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决策部署,以推进大整治、构建大体制、完善大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263”)专项行动和“三河三行业”等整治,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皋颜值”大幅提升。

领导重视,吹响攻坚“集结号”

市委市政府始终强化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组织领导,加强研究部署,定期调研督查,为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暨污染防治攻坚动员会、生态环境保护暨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环境信访化解“百日攻坚”部署会和点评会等,部署工作,强化推进。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亲自研究、定期调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治污攻坚一线、深入涉环信访企业、深入断面整治现场,实地察看、排查源头、分析原因,研究解决问题;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委副书记分别担任市级河长,充分发挥责任人和指挥官作用,主动挂帅、勇于担当,深入一线、克难攻坚,全市市考以上断面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积极开展治污督察工作,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视察调研、监督检查、调研咨询等活动,提出意见建议,督促问题整改。各市委常委、各分管副市长紧紧围绕工作分工和挂钩联系要求,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各镇(区、街道)开展现场督查会办,有力推动面上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统筹协作,凝聚攻坚“新合力”

认真贯彻上级统一部署,及时调整充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体系,增加财政、交通、市场监管等11个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新抽调10名同志到指挥部办公室集中办公,实现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与“263”办公室的无缝融合,形成治污攻坚新格局。

建立健全治污攻坚联席会议、项目化推进、督查考核、重大案件会商、舆论监督等工作制度。紧盯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问题、省市“263”交办及南通市委市政府交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聚焦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每季度及时将项目任务清单集中交办各镇(区、街道),明确工作要求,强化整改责任。攻坚办实行挂钩联系制度,所有人员均挂钩联系到镇区、到项目任务,有效强化人员职责。

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市总督察、部门督查、专项检查、暗访调查”四级督查机制,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明确推进要求,交办环境问题,推动面上工作扎实开展。先后下发交办单85个,转办单95个。加大正面报道和问题曝光力度,今年来,在本级媒体曝光问题68期。制定污染防治攻坚考核办法,每季度末,市攻坚办成立2个考核组,对全市所有镇(区、街道)和排名靠后的村(社区)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在市相关媒体进行公示。强化对考核后进的镇(区)和村(社区)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及将整改情况列入下一季度考核范围。

注重会商会办,市攻坚指挥部坚持周例会制度,定期召集环保、发改、农委、住建、城管等牵头部门和各镇区相关负责人,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展,并就相关重点问题、难点任务进行专题会商研究,提出可行性对策举措,破解推进过程中的瓶颈,加快项目任务进程。

健全机制,形成攻坚“新常态”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共同监管、司法保护、执法监督三大机制,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强化镇、村(社区)监管能力建设,新招聘11名人员充实一级网格监管队伍,治污攻坚的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触角向一线延伸。整合环境保护司法资源,组建全省首家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联动中心,环保、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中心作用,强化执法司法联动,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压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今年来,环保、农委等部门立案360多件,处罚金额3657万元,向公安部门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1件。

强化环境信访整治,建立领导包案、业务指导、核查销号等制度。按照“市领导包镇、镇领导包件”的要求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做到“一问题一方案、一问题一班子”;组建工业、环保、农业等三个工作组,由分管环保、工业、农业的副市长挂帅,环保、发改、安监、公安、农委等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环境信访问题整改的业务指导和现场核查,指导各镇区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根据镇区申请逐一核查销号,做到“挂图作战、逐一整改、逐一验收销号”。在问题交办环节,强化业务指导,确保问题查全、要求提准。在整改过程环节,注重过程控制,定期现场查看整改进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交办。在初验审核环节,对照问题清单和整改要求逐一现场初验,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违法行为处罚到位、环境影响消除到位。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95件环境信访,已完成整改83件。

奋力推进,污染攻坚“结硕果”

源头污染进一步减控。全年,关停化工企业31家,淘汰5家印染企业10台落后生产设备的任务。98家砖瓦窑及“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完成。推进镇域、点片、单体养殖规模定量,控减生猪存栏5.8万头,全市生猪大中型规模占比达到73.16%,完成年度生猪养殖压降目标任务。建成6家畜禽粪污社会化服务组织。

重点领域攻坚成效显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长制、断面长制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各级河长巡河5.2万余次,下发问题交办单1577件,问题整改率90.42%。编制完成8个市考以上不达标断面达标方案,创造性建立断面保护区,将市考以上断面上下游3公里,左右岸1公里范围内划分断面保护区,协同推进入河排口整治、生产生活污水收集、畜禽养殖整治和区域污染减排等工作。开展河道清障专项行动,出动船只45艘次,水上作业人员294人次,共拆除成片网簖177处、扳罾网6口、地笼等小型网具113口。清除9条通航河道无主沉船共396条。加强内河非法码头整治,拆除非法码头58家。以5条一级河(含长江)、22条二级河为重点,实施“拆、封、建、转、清、畅、管、绿”八大工程,累计拆除河道沿线违建436处,清淤河道487.55公里。打造样板河道123条。截至目前,我市市考以上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优Ⅲ比例28.6%;与去年同期相比,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0.34%、65.27%和11.02%。环境空气质量稳中有升。完成11台20蒸吨/小时以下锅炉整治。全面完成南通下达的汽修、餐饮行业和工业企业VOCs整治任务。关停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项目7个,28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任务、9家低(无)挥发性有机物替代、12家餐饮油烟治理项目、15家汽车维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均全部完成。完成39家加油站141个地下油罐改造。截至目前,省考点位PM2.5平均浓度38.3微克/升,达到南通市序时考核力争目标,空气优良率达到73.7%,达到序时考核确保目标。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成立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专家组,加强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面对面技术指导。加快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开展老旧设备设施改造和原有工艺提升,长江镇、九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基本完成,实施5个镇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5座,铺设污水管网70.1公里,新增村庄污水处理设施6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加快垃圾处理能力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建成投运。大件垃圾破碎机采购项目完成招标。全面提升道路垃圾清扫保洁水平,推进机械化作业,推进“深度保洁”作业管理。目前主城区主要干道“深度保洁”路段共计21条,作业面超过55%,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1%。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50.08%。按照“运力匹配、全链条收运处理”原则要求,按需增配垃圾分类运输、分拣等分类收运、处理设施设备。目前主城区配备2辆1.5吨可回收物车辆、2辆1吨有害垃圾回收车辆、1辆3吨分隔分装可回收车辆。加快危废处置能力建设。生活垃圾飞灰填埋场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现已完成100%的积存飞灰填埋。危废填埋场工程量过半,同步办理危废经营许可证申请工作。上海电气3台750t/日炉排炉工程全面启动。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事关如皋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市上下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明确目标、真抓实干,排除万难、合力攻坚,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这场硬仗,以实际行动让如皋“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碧水常流”,不断提升长寿之乡生态宜居“皋颜值”。

  图为南通市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道健,副市长张百璘乘船巡查焦港河北段

图为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益军在吴窑镇调研水环境治理工作

图为市政协主席张元健调研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图为市委副书记丁兴华调研规模养殖场整改提升工作

图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锋检查生猪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

图为副市长黄文斌督查江安镇环境信访工作

图为副市长高峰在肠衣城检查 本版策划:吴正隆 陈晓仲 陈文扣

本版文字:刘三五 崔亚云 

浦小军 李益群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打赢治污“攻坚战” 提升雉水“皋颜值”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