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似呈曙光。黄海松试着打电话给时任市人大副主任、《革命史》副主编的刘聪泉先生。刘主任在电话中顿了一下,答复史料应该来源于如皋的编年史。编年史?哪儿有编年史?刘主任说:“市党史办应该有的。”黄海松再次来到党史办,陈础基老先生一听说寻找编年史,坦率地说:你真找对了人,说明我们有缘啊!我们党史办有且是孤本。1985年12月,中共如皋县委党史办初步修订稿,系《如皋县革命斗争大事资料汇编(1919-1949)》。我办过手续,可以暂借与你。听陈老这么说,我喜上眉梢:办过手续还没有离开党史办!我迫不及待地请陈老找出这一编年史。其中,在1948年6月份赫然写着:
6月11日下午2时,国民党如皋县政府在如城西门外大圣庙后面空场上召开公审大会,杀害我梅冯乡主席黄荣庆;卢港乡拉墱(墩),委员鞠明如;卢港乡中队长周福如;梅冯乡抗税委员某某某;梅冯乡武装委员谢仁太;城西区公所联络员;村长黄广裕;谢仁甫;梅冯乡小组长丁则佩;村长袁启贤;民兵队长李雨平;参政员兼话剧团长鞠汉卿。
——据《绥靖日报》1948.6.11
史料来源于《绥靖日报》,这是一个爆炸性发现!《绥靖日报》是抗战后国民党绥靖司令部的日报,这个线索与李实秋老先生的建议不谋而合:史料来源于国民党的报纸。为了查清史实,看来下一步的重点是找报纸……
在市档案馆,丁主任接待了黄海松一行。黄海松经过一周多的时间,翻阅相应卷宗近百卷册,有零星年份的《绥靖日报》,但就是没有1948年6月11日这一天的。黄海松恳切地询问:还有没归档的吗?丁主任介绍说:档案馆几次搬家,有些史料保全不尽完美,留存的全部通过现代技术保管归档了。这就是说,档案馆找资料的这条路走到底了……
同样,黄文龙等也在市档案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为包云清、包余清的事迹在上述史实资料里均无记载,所以只能期望从纸堆里寻觅哪怕一丁点儿的信息。然而,在前后十数天几十次翻阅各类卷宗200多卷册,亦没有得到对申报烈士工作有用的实质信息。
在市人武部,葛剑南打开电脑搜索了他从各个渠道捡漏的《申报》《绥靖日报》《青年报》等资料,也是没有发现1948年6月11日这一天有关“6·11事件”的报道。但热心的葛剑南先生,特地将参与修编人武部志(鉴)的钱耀华、冷玉健两同志请来,一同回忆“6·11事件”的情况,并获得了一本由中共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的《如皋人民武装斗争简史》(简称《武装史》)一书。该书开宗明义地说:“谨以此书献给无数革命先烈和为革命作出贡献的如皋父老乡亲!”《武装史》由如皋市人武部、如皋市委党史办合编,主编吴晓培、副主编张世芳,书号为ISBN7-5073-0853-7。是书第206页写道:1948年,“国民党军及其地方武装遭我打击后,报复行动更为疯狂。6月11日,敌县政府于如城召开大会,杀害我梅冯乡农会主席黄荣庆等13人。”据几个人回忆,因该书与党史办合编,史料采取直接借用的办法,未曾做详细考证。至此,寻找“6·11事件”资料源的工作在如皋市范围内,被迫画上了带遗憾的句号。
两个多月的寻寻觅觅,总体上是有成效的。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了《革命史》《地方史》《武装史》以及《如皋县革命斗争大事资料汇编(1919-1949)》。四本史实资料书籍,三史均由正规的出版社公开出版,证明了如皋市的党政军部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是高度重视的。就“6·11事件”而言,至少有三个共识:一是“6·11事件”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干部和群众采取的报复行动,因其事件本身性质具有革命性,事例又是正面性,所以在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及部门编辑的书籍中予以记载并予以公开出版。二是“6·11事件”具有真实性,三本史实资料书籍均有记载,只是文字叙说中小有差异。三是“6·11事件”中的主要人物黄荣庆、周福如、鞠汉卿三人是明确的无可非议的,具有明白的确定性。这些正面的叙述,最起码说,为寻找黄荣庆等申报革命烈士工作破了一个头,让其从一无所知变成了基本确定性。其中,《如皋县革命斗争大事资料汇编(1919-1949)》指明的,正是“6·11事件”资料来源的根本。即1948.6.11日(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六月十一日)的《绥靖日报》,才是其证据链的关键所在。
(待续)□融媒体记者包国平 李庆彬 通 讯 员冷玉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