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家庭故事”记录农家生活变迁

家,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心里的冰雪寒霜。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的风风雨雨。当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家”的故事,通过写家史、说家事、晒幸福等方式,见证家庭变迁,记录家庭故事,传承“家”文化已成了一股社会文明风潮。

一段建房史,留住美丽乡愁

谈起昔日的农村家庭生活,老一辈人的记忆是:道路泥泞、房屋老旧、生活一般,居住在农村的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搬家到城市生活或是生活越过越好。

我老家是如皋市吴窑镇老庄村,54年前,一家四口人住在一间破旧不堪的茅草房里。17岁那年初中毕业,18岁应征入伍,32岁从部队转业,被安置在原如皋县粮食职工学校,后来因单位改制撤并如皋市残联,从事残疾人事业宣文工作。工作后,我每天骑着脚踏车上下班,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由于家庭底子薄,至今一直落户农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那个贫瘠的年代,“一穷二白,家徒四壁”是我家的真实写照。

过去,家里穷得叮当响,不像过日子的人家。从小到大,我从没穿过一套像样的衣裳、吃上一顿饱饭、住过一个温暖的小屋,只能在茅草房里苦苦度日。经常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房顶漏水,地上滑滑的,不小心会跌跤。每逢雨天,就用脸盆、水桶等工具接水。白天室内也没亮光,只能在煤油灯下做事。

在我的记忆里,父母亲一生操劳,他们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总有干不完的活、操不尽的心。特别是我们家的三次盖房,更是耗尽了他们大半辈子的心血。由于我们的婚后生活非常艰辛,父母亲没少吵吵闹闹,总是牵肠挂肚为我们的生活担心。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我们的小家也渐渐过上了好日子。1985年春天,在父母亲的努力下,经过木匠、泥水匠等师傅精心施工,我家拆除了破旧不堪的茅草屋。泥水匠打底脚,木匠师傅刨木料做门窗,齐心配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一片欢乐的便炮声中上正梁,分发馒头糕点,两天后全面完工,建好了三间红砖“瓦房”。从此,摆脱了暗无天日,漏水潮湿的居所。全家搬进了明亮舒适的瓦房居住,我的心里深深感恩我们的祖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周边掀起了平房翻建楼房的热潮,眼看着一幢幢新楼房如雨下春芛般升起,父母耐不住对我们说:“你们为自己家庭想想,家里的房子也该翻新了”。在爸妈的催促下,我和妻子决定将瓦房翻建成楼房。通过一家人的努力,住了15年的瓦房翻建成高大宽畅的两层的新楼房,我们的小家第二次搬进了新建的楼房,心里说不出那种愉悦的心情,是言语难以表达。

九十年代中期,社会上又掀起房内设施更新的热潮,加建浴室、厨房和屋内设施的改造,我家也不例外,又增添了这些新设施,加建了宽畅的灶间房,增设卫生间,附属用房,车库等等。五十五年间,我家有过三次建房史,见证了国家发展变迁,留住了一段美丽乡愁。

一辆自行车:日常出行好帮手

脚踏车是旧时留下的俗称,现今叫自行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脚踏车在家乡的一个家庭里是一件金贵的物件。当时,脚踏车在百姓心中是有一定分量的,是那个年代的重要交通工具,且功能多样,能载人、载物,江北人称“马自达”、江南人叫“坦克”,更是百姓的代步工具。

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记得小时候我个子小,学骑车时,腿要穿过三脚架,才能踩住自行车脚踏板,只能斜着身子骑车。父亲便在一旁帮我扶着车身慢慢练习,直到我可以自己绕着空地转上好几圈,冲着父亲一阵欢呼,开心极了。上下学的路上,我背着书包坐在后架上,有时候我心血来潮吵着要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杠上,父亲就这样载着我穿过乡村小路,欣赏农村风景,走过童年的春夏秋冬。那是记忆的味道,更是我成长的痕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还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我们家日常生活的吃和用,基本上是靠自行车运回家的。由于家庭的贫困,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可在我们家是稀罕物、奢侈品,想要购买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当时父亲靠做苦工维持生计,每月只有几十元,而一辆自行车却要二三百元,家里省吃俭用,攒了好几年才凑够了钱,但是光有钱还不行,那个年代,无论买什么都要凭票购买,真可谓“一票难求”。

“骑自行车上下班,在单位感觉很牛,那种自豪不亚于现在开汽车。”时隔几十年,记得家里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心里高兴得不得了。那个时候,一家人将车视若珍宝,车把、大梁、支架上包装的带泡泡的塑料布是不往下撕的,烂了,还要想方设法粘上,烂得实在不行了,就再用其他塑料布或者碎布头包上,就是原先没有包装的,也要费劲包上,唯恐车子磨了蹭了磕了碰了。在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大街小巷的自行车铃声,是当时最具有符号意义的社会特征,让我回味无穷。四十年来,我们的出行方式不断变化,交通工具也不断更新,从自行车到摩托车,摩托车到电动车,电动车到小轿车,如今,我们出行更加便捷了。

“农村道路不仅变好了,泥泞路变成了水泥路,而且交通工具也多了,不少家庭都买起了小轿车,到哪都花不了多少时间。”说起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我觉得兴奋不已。

一盏煤油灯,温暖难忘岁月

不见煤油灯已有四十余年了,某日,父亲在收拾一些旧物时,无意中我瞥见墙角躺着一盏煤油灯,于是,又触动了那搁浅已久的温暖。

煤油灯作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玻璃材质,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调整灯芯长度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

“哧哧”划亮一根火柴,也就点亮一盏煤油灯。一盏盏煤油灯,照亮了家家户户!小时候,吃饭、写作业、偷看小人书都离不开煤油灯。当时,我们家的生活都比较贫困,用起煤油灯也精打细算。一间房间往往只用一盏煤油灯,小时候写作业我就围着一盏煤油灯。为了让自己前面的位置亮点,我总会把煤油灯往自己位置挪,为此争吵是常有的事。有时候,我要是嫌光暗了,把煤油灯灯芯调长点,大人知道了定会教训一顿:“这么不懂事,芯长耗油!”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所在的村庄也开始通上了农电,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结束了祖祖辈辈点煤油灯的时代。当电灯明亮的那一刻,全村人象过年一样欢呼雀跃,电灯也象燕子一样飞进了农家。不久,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等电器也一台台的被乡亲们搬回家中,过上了有电相伴的日子。作为普通照明的电灯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不仅豪华,而且节能,各种款式一应俱全,当我走进灯具市场,常常会看的眼花缭乱,不知该购买哪种。这在40多年前的今天,令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

用煤油灯时期,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晚上偷看小人书。由于怕大人知道,我就把灯芯调到最短,这样光线就会暗点,再拿块木板挡住煤油灯的另一面,防止光线折射出去。夜静谧极了,只听见邻居家狗的“汪汪”叫声。把自己蜷缩在被窝里,只露出两只手和一个脑袋,一本又一本的小人书在煤油灯微弱的光线照耀下,让我尽情徜徉在各种各样的故事里……最后,发现煤油只剩下一点点了,这样第二天大人会发现的,于是才恋恋不舍收起小人书,吹灭煤油灯,睡觉。

童年时期,伴我长大的煤油灯永远淡出我的生活,孤独的呆在旧物存放架子上,寂寞的品味着生活的喧嚣。我时常会在闲暇时刻凝视几眼那盏小小的煤油灯,看到它就仿佛看到过去的难忘岁月,回想起它带给我的快乐。

一张小餐桌:见证生活变迁

划时代的今天,只要人上了一定的年纪,总爱回顾以前的一些事情,父母亲就是这样的。常听到父母亲唠叨:“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不像我们小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日子多好过呀。”是的,现在国家政策好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了,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再下一代相比,同样也就没有可比性了。我作为一名“60”后出生的农村孩子,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亲眼见证了四十多年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家的生活基本上离不开粮票、油票等,很多东西都得凭票购买,肉、禽、蛋等副食品不能充足供应,我家一年到头饭菜里基本见不到油,逢年过节才能吃得好一点。儿时的印象中,家里一年大半时间吃咸菜。每年深秋,父亲就开始把青菜制作成咸菜。那时我家餐桌上的菜肴以咸菜为主,夏天有黄瓜、茄子、青菜、南瓜等,冬天则是大白菜、红薯等。菜谱基本是常年不变,餐桌上一般只有一两个菜,肉、鱼、鸡、鸭、蛋等荤菜较为少见,一般是家里来客人或逢年过节才会买一些,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偶尔妈妈做些老窖馒头给我们吃,吃完后的那种香甜让我回味好久。平时根本就没有什么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日子开始逐渐好转,粮食产量提高了,吃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等到我17岁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稍微好些,父亲每次都要等周末我放学回家,用积攒许久的钱买点肉给家里改善生活,饭桌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肉香。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家关心更多的是温饱问题。那时候的我们,有东西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挑食,不偏食,身体也好。至于荤菜,要是能吃顿肉,尤其是肥肉,才会觉得过瘾。因为那时肚子里没油水,我们干农活出力多,饿的快,吃的也多。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家关心的更多是健康问题,不再是吃饱,而是要吃好。一份菜更注重色香味俱全,注重菜品之间的搭配,注重养生,营养均衡,不能营养过剩。这是我们一家人舌尖上的变化,见证着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变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大的国家,才有幸福的家。”每当听到耳熟能详的《国家》歌曲时,一种油然而生的感触就是把家与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诉说着一段家与国的情怀。

(张鹏)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如皋:“家庭故事”记录农家生活变迁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