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战斗在江海平原,劳动在黄海之滨,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我们是民又是兵,革命传统代代传,劳武结合是精英……”《角斜红旗民兵团团歌》雄壮激昂,唱出了民兵团的光荣历程。
1941年,角斜镇建立民兵组织,1958年组建民兵团,1966年3月24日被中共华东局、原南京军区命名为“红旗民兵团”,是全国唯一的团级建制的民兵标兵单位。50年来,粟裕、许世友、张爱萍、迟浩田、曹刚川、朱文泉等一位又一位将星踏上角斜的土地,指导民兵工作,为民兵团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红旗民兵团”抢险突击队,维稳主力军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角斜民兵团的红旗始终屹立飘扬,“听党指挥、爱国尚武、攻坚克难、乐于奉献”的红旗精神经久不衰。
2011年8月初,9号台风“梅花”来势猛烈,角斜红旗民兵团连夜组织应急分队和“党员突击队”巡堤护圩,转移危险群众2000多人次,被群众誉为“安全卫士”。2014年,在防台防汛中,民兵团先后出动民兵1200多人次,完成护坝堵漏、海堤巡防等急难险重任务10多次,挽回经济损失近600万元。2016年7月3日,曲塘镇出现了60年不遇的特殊险情,危急时刻,100多民兵赶赴现场筑坝抢险,连续作战18小时后,民兵们顺利筑成一座抢险大坝排除险情,有力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角斜民兵挺身一线,勇挑重担,全力保卫人民群众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角斜民兵先后有2000余人次参与抗洪、抢险救灾行动;4000余人次参加各种演习演练和驻训维稳任务;3000余人次先后投入9万多个劳动日参与重点工程、扶贫开发、灾后重建等参建参治建设任务。角斜“红旗民兵团”坚持铸军魂、打胜仗,充分利用该团组织健全、反应快速、突击能力强的优势和置身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的特点,积极组织民兵参与抢险救灾、防台抗台、重点工程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急难险重任务及“平安海安”创建活动,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红旗民兵。
如今,红旗民兵成为海安抢险维稳中的一支“主力军”。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全国民兵预备队基层工作先进单位”,此外,还被原南京军区评为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民兵带头参加精神文明建设“十佳示范点”,荣记集体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一张张闪光的荣誉奖牌背后,是一个个角斜民兵为荣誉而战的故事。
“海上民兵”解锚扬帆,战斗在风口浪尖
有这么一群脸上泛着古铜色光泽,眼神中闪耀着战风斗浪豪情,说话声若洪钟,走路腾腾作响的赶海人,他们就是成长在红旗民兵团红旗下的海上民兵。
苏海渔00101号平时渔业捕捞施工作业,船老大董相宏和6名船员都是党员,为了让党员离岸不离党,也为了让出海的党员有一个家。2011年7月,董相宏和船上党员一起申请成立了党支部,董相宏任支部书记。从此,不管是出海还是在家,每月的党日活动从不耽误。
2012年8月8日,第11号强台风“海葵”来袭,苏海渔00101号赶快通知所有船只尽快进港避风,危难之中见英雄,董相宏凭借三十多年搏浪经验,遭遇如此恶劣天气,中途接连几个漩涡,差点翻船,最终成功把已被大风掀断桅杆的苏海渔00053号拖回进港。得救的船长李生茂惊魂未定,紧紧握着董书记的手说:“我该怎么谢你呀,你这是不要命来救我们啊”!董相宏很坚定,他说:“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是角斜民兵,这是红旗精神”。
2014年7月,红旗民兵团在参加全军海上侦察行动演练期间,第一时间发现美军“洛伦岑”号导弹侦察船,董相宏的苏海渔00101不顾被敌船掀翻的危险,实施抵近侦察收集情报,被省国动委和省军区表彰为海上侦察先锋船。
2015年5月8日晚,民兵沈根宝在海上作业时接到呼救信号,两艘货轮在海上发生碰撞,其中一艘船只机舱进水失去动力,沈根宝随即边联系周边渔船边展开救援,在8级大风的恶劣海况下,沈根宝临危不惧,连续奋战4个多小时,将5名遇险船员成功解救,而自己价值8万余元的五口渔网因来不及收回而全部损毁。
“我们老坝港海上民兵成长在红旗民兵团的红旗下,吃的是风口浪尖的英雄饭,骨子里就有一股英雄气,”裕丰渔业服务公司董事长张秀华介绍说,目前,他们将全区七个渔业合作社进行了整合,成立了裕丰渔业公司,首创以公司形式对全区渔船民进行服务、管理的模式。新公司成立后,组织管理将更加健全,将更利于发挥海上民兵“海上雷达”的作用。
黄海前哨“娘子军”,女兵撑起半边天
角斜民兵团中的女兵们展示出“半边天”的时代风采,被誉为黄海前哨的“红色娘子军”。其中的天奎女炮班成立于1964年,当年参加江苏省军区比武大会,以首发命中,三发三中的优异成绩一举夺魁,以后多次参加各级比武,都是载誉而归。
女炮班由l0名女民兵组成的射击班,不仅在各种气候、各种地形上进行卧、跪、立三种姿势的射击均弹无虚发,而且练就了在飞速行走的自行车上打靶也能百发百中的绝技。
三十多年来,女炮班已成为角斜培养女能手的摇篮,先后从中走出县政协委员曹连凤、县妇联主席祁吉兰、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朱建玲等各条战线上的女干部女能手10多名,平时她们正确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适应“战场”需要与适应“市场”要求的关系,个个女炮手都是村里头带头致富的中坚力量。
现任班长吴萍是位工艺纺织个体工商户,带领50多名妇女编衣织网,每年每人收入达6000元,银杏种植女能手朱秀萍,在自家致富的同时,主动向邻近的姐妹传授银杏种植、嫁接的栽培技术,包种子供应、叶片、树苗出售,现在村里已发展成片用叶林100多亩,每年每亩的收入都在4000元左右,一个个女兵既是射炮的好手,又是致富的能人。
在角斜“娘子军”的队伍中,还有一个少数民族女子班也尤为引人注目。全班12个女民兵,分别来自布依、土家、仡佬、蒙古、纳西、普米、苗、白、侗、彝、水族等12个少数民族。
随着东西部交流的加快,一群少数民族的姑娘把绣球抛向了优秀的角斜青年民兵,不远千里嫁到了这里。生活在角斜,“红旗民兵团”深深地吸引着她们,她们多次主动请求加入这个优秀的群体。2001年,民兵团领导经过慎重研究,从161名少数民族妇女中,挑选了12名适龄姐妹,成立了少数民族女民兵班。于是,在角斜女民兵这支队伍里有了白族的刘敏、苗族的吴美桃、纳西的阿德珍……一张张崭新而灿烂的面孔。
每一个女兵都有别人没有的故事,不同的故事传递着她们发自内心的同一个声音:要当就当个好民兵,为她们的民兵争光,为红旗增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