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养的猪,惬意地听着钢琴曲

  从饭店老板到女猪倌,从致富带头人到省“双创之星”,唐慧娟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路。这个在猪栏中摸爬滚打19年的农村妇女,不仅成为年产2万头生猪的猪场主人,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600多户养殖户共同致富。

  10月14日,当记者走进唐慧娟位于海门市包场镇幸福村的养猪场时,大感意外:偌大的猪场内,全然没有想象中的脏、乱、臭,闻不到丁点儿臭味。这里的猪听着钢琴曲,享受清洁优雅的环境;母猪生产时有专门的产房产床。

  故事得从19年前唐慧娟关掉饭店当猪倌讲起。当时,她在包场镇开海鲜酒店,每天利润两三千元。但在1997年,28岁的唐慧娟经过考察,发现当时养一头生猪,能赚五六百元,利润相当可观,心里萌生关掉饭店去养猪的想法。但当她说出这个想法时,亲戚朋友没一个赞同。

  家人的反对并没有“劝”住唐慧娟改行的脚步。当年,她投入120万元,建起占地25亩的兴旺养猪场。“养猪场虽然取名叫‘兴旺’,可刚开始生意很惨淡。”唐慧娟回忆说,那年买进的600多头苗猪,不久就死了100多头。她好不容易将第一批猪养大,但生猪行情却遭遇“滑铁卢”,连续5年,不仅分文未赚,反而亏损100万元。

  债台高筑的唐慧娟不甘心就此失败,她借钱到泰州牧校学习一年,终于掌握养猪的门道,她的养猪场也迎来转机。2003年,她的猪场出栏量首次饱和,出栏5000头,盈利40万元。她趁热打铁,成立海门兴旺肉制品公司,新建生猪屠宰场及猪肉专卖店。

  公司的成立让唐慧娟的养猪事业迈上新台阶。2004年公司产值达600多万元,盈利80万元。当年,她的猪场被确认为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注册的“海盛”牌猪肉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

  此时的唐慧娟,已不再满足于围着猪场转。细心的她发现,附近有很多散养户,一旦遇上市场波动,他们往往只能自认倒霉。能不能把这些散养户集中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搞规模化养殖?唐慧娟在心里琢磨起来。

  2005年,唐慧娟牵头成立我省首家由个私养猪场创办的无公害生猪专业生产合作社——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29户村民成为她的社员。

  “跟着唐总养猪,大伙感到有奔头。”包场镇浜北村养猪户潘庙海说,由于不懂科学管理,他养猪亏损严重,甚至想过轻生。唐慧娟主动找上门,无偿送给他6头优质母猪,并手把手教他养猪技术,帮他走出困境。德胜镇下岗女工王绪红想创业,唐慧娟低价供给她18头母猪和自制的配方饲料,还隔三差五地上门指导。长桥村农民张水林家境贫寒,唐慧娟把他吸收到猪场上班,教他学技术。如今张水林已成为养猪大户,年饲养母猪近20头。去年,合作社销售收入8600万元,向社员返利140万元,户均纯收入5.5万元。党总支、企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她所创造的养猪模式每年带动农户增收1000万元,年出栏生猪10万头。

  村民们慢慢富起来,然而,唐慧娟还不满足。“十八大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我有责任做农民收入倍增的领头雁!”她成立江苏兴旺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到明年使入社农户销售收入达3.5亿元。下一步,延长产业链,搞肉制品深加工,让一头猪卖出几头猪的价钱。

  创新创业没有终点。最近,唐慧娟在海门港新区征地40亩,建立集生猪屠宰、深加工、研究、参观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基地计划开办年屠宰30万头的屠宰场,与慧聚药业合作成立小肠肝素钠生产基地,与香港客商合作建立板油提炼、猪肉制品深加工基地,与南农大合作组建研发中心。

  本报记者付奇陈明

  本报通讯员俞新美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雉水网 » 她养的猪,惬意地听着钢琴曲
分享到: 更多 (0)

新如皋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