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市民挽留住流浪老汉。
▲寻亲女子提供的父亲照片,果然和流浪老汉极为相似。
10月13日讯 新疆女子苦寻的流浪老汉找到了
新疆伊犁女子赵丽偶然发现一名在南通的流浪老汉,疑似其走失22年的父亲!消息经本报报网平台昨日披露后,立即引发了一场全城爱心大搜寻——老人当天就在市区街头被找到了!爱,通过无数热心市民的自发传递,从一马平川的江海大地延伸到了苍茫雄伟的天山脚下、从繁华的南通主城区南大街延伸到了美丽的伊犁河谷……
热线电话响得“发烫”
全城爱心搜索找到老人
“江海晚报吗?我看到过报纸上报道的那位富有爱心的流浪老汉。他经常在市区里转悠,前天我还和老人家打过照面!”
“记者快来啊,刚才经过南大街时,我看到那个爱心流浪汉背着布包正在路上走呢。再不来,老人又不知道要转悠到什么地方去了!”
“发现了,发现了!流浪老汉正在市区人民路上的钟楼附近!嘴里啃着个面包!”
“晚报吗?我找到做好事的流浪老汉了!他正在大润发超市门前的长条凳上休息。我现在已经将他挽留住了,你们快来!”
……
晚报昨日刊登《走失20多年的父亲,你在哪里?》一文后,从当天早上8时开始,“85110110”热线电话就一直热得“发烫”,市民打来的电话几乎没有停歇过。大家反映了共同的线索:疑似新疆女子赵丽父亲的老人找到了!大家也表达了共同的心愿:希望能帮助善良的流浪老人找到亲人!
众人的行动再次证明:南通,是一座有爱心、有温情的城市;在这座全国文明城市里,无数的热心市民以朴实的情感,关心着他人、帮助着他人。
流浪老人自述信息
与寻亲者父亲并不一致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随即赶往市区大润发超市。果然,一位江海志愿者守候着老人等在那里。记者询问这位志愿者姓名时,他憨厚地摇摇手说:“别问我的姓名了,还是先问问老人的情况吧。那位远在新疆的女儿,这时心里一定很着急呢……”
于是,记者将老人请到超市门前的一条长凳上坐下。
“老人家,你叫什么啊?”记者轻声询问。“你说什么啊?我耳朵不好!”老人回答。记者只得提高声音再问了一遍。
“我啊,姓张,今年70多岁啦。”老人的口音像河南、山东一带的。“家里还有什么人?”记者再问。“我有侄子和侄女……你是谁,你打听我的事情干什么?”流浪老人突然流露出极高的警惕性。
记者好说歹说,老人才陆陆续续地又透露了些自己的信息:他是2003年闹“非典”那一年流浪到南通的,以前的事已不太记得清了,只依稀记得他在河南生活过,家里还有一个侄子和一个侄女;来到南通后,他在狼山等地的废品收购站打过工,现在主要以四处捡废品为生,以每月60元租住在城港街道的一个小窝棚里;实在没有办法了,也会靠乞讨度日……当记者问老人家中有没有6个儿女、有没有一个老伴在安徽时,老人却摇起了头:不晓得、不晓得,别问我过去的事;我头痛,头痛得厉害。
在记者接下来的采访中,姓“张”的老人说话显示出了强烈的跳跃性,已经完全答非所问了。
最后,记者在现场拨通了寻亲女子赵丽的电话,准备让疑似“父女”二人通话时,没想到,老人却连连摆手,说了句“我怕我怕”,忙不迭地撒开腿跑掉了……
寻亲女子没有放弃
无论如何都想来通看望
由于老人再次“闪人”、在南大街的滚滚人流中很快失去了踪影,无奈之下,记者只得将所掌握的信息先告知赵丽。
“老人家自我介绍姓张?会不会是方言里的‘赵’和‘张’的发音相似?他说的河南山东一带的方言,和我们安徽阜阳的口音极其相似。再有,从你现场传回的采访照片看,老人家的样貌和全家人记忆中的样子还是高度吻合的,这不能不让我继续抱有极大的希望。再说,这样热心公益的老人,即便不是我们的父亲,经过南通市民的爱心大搜寻,证明我们一家人和这位老人家还是有缘分的。我们会因缘而相会,从内心里将他视作像父亲一样的好人!”赵丽一席话,让记者既意外,又感慨,更欣慰。
赵丽还反复向记者询问:有没有看到老人家前突的门牙?记者告诉她,曾留意到老人家确实有两颗突出的门牙。但是,老人家自己提供的其他信息和赵丽提供的相去甚远。
“当年父亲长期做鼠药生意,大脑神经受损,有些事他不一定能说得准确。我妈还透露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当年父亲曾经动过胆结石手术,在老人家的身体上应该留有手术疤痕。因此,希望记者下次找到老人家后,能请他老人家撩起衣服再印证一下……”
“最重要的是,这场全城大搜索,让我们感受到了南通人的热情和厚爱。我们全家人经过商量,准备等有关信息进一步核实后,一起来南通,看望或许是被我们‘误认’的、同样富有爱心的流浪老人,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在我们的手中继续传递下去。我想,这也是对我17岁女儿最好的爱心教育……”赵丽说,20多年来寻找父亲的心愿和无尽的努力,在南通这座爱心城市达到了令他们意料不到的高潮!因为有无数人的关爱,他们将会继续寻找下去!
报网融合再次显威
爱将南通伊犁距离拉近
老家在安徽阜阳、远嫁至新疆伊犁的女子赵丽,是从手机平台上的《天天快报》所转载的南通网、江海晚报网相关新闻报道中,发现疑似其父亲的照片的。
“当时我就愣住了。怎么这么眼熟啊?我把《江海晚报》相关文章中的照片截图发给兄弟姐妹们观看后,大家都说形神俱似。71岁的老母亲看到后,也抹着泪说:像啊,怎么这么像啊?20多年了,他还在南通流浪吗?”
报纸、网络、官微……报网融合,再一次展现出神奇的力量。“没想到一次偶然的看新闻,就让我发现了疑似父亲的行踪。你说,我和亲人们,对此能不激动吗?”赵丽说。
昨日下午,赵丽再度通过南通发布、江海晚报官微、江海晚报网、南通网等报网平台,看到了记者发出的最新报道。赵丽感慨地说:“地处大西北的新疆与东部沿海远隔千山万水,路途迢遥,可是,通过南通报业集团的报纸和网络平台,山重水复的空间距离完全不存在了。南通市民的全城爱心大搜寻让我们既激动、又感动!爱,真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
最新评论